就是他,让外蒙古独立出去,从中国蒙古省成为蒙古国

谦语谈书风 1天前 阅读数 1896 #推荐

说到外蒙古从中国独立,绕不开一个“狠人”——霍尔洛·乔巴山!

他出身于牧民家庭,在苏联人办的学校里“偷师”革命思想。

学成后直接拽着苏军当“外援”,生生把外蒙从中国版图撕出去!

执政时更野——逼牧民“合群”养羊、拿重税砸烂商铺,连寺庙都掀了个底朝天!

这老兄到底咋做到的?咱们老祖宗当年为啥没拦住他搞独立呢?

逃寺庙后抱苏联大腿

1895年,霍尔洛·乔巴山出生于蒙古的一个底层牧民家庭。

虽然全家都靠着放牧生活,但那些牛羊的所有权却被牢牢掌控在贵族手中。

他们只能得到极其微薄的薪水,还要额外支付十分繁重的赋税。

乔巴山的父母不忍心让儿子以后受放牧这种罪,便用尽了所有关系,把他送进了当地的寺庙当喇嘛。

对于当时的普通人来说,佛教地位高,在寺庙里又包吃包住。

乔巴山如果能够一直待下去,那他的未来肯定是比放牧舒服的。

但是,已经习惯了在草原上肆意游荡的乔巴山,根本适应不了寺庙里等级森严、勾心斗角的生活。

只待了短短四年,乔巴山就在一个同伴的帮助下,从寺庙里逃了出来。

他跑到千里之外的库伦,得到了第一次进入学校学习的机会。

这所学校就是大名鼎鼎的伊尔库茨克师范学院的附属高级小学。

是蒙古外交部专门为了培养俄语翻译而创办的学校。

乔巴山在学校的四年期间,不止学习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更是接触到了很多俄国先进的革命思想。

从小就想要挺起身来当家做主的乔巴山,隐隐觉得,自己应该为和底层蒙古百姓做点什么。

于是1919年,乔巴山正式组织并创立了一个地下革命小组。

而此,刚刚从内战中稳定下来的苏联,正好有要扩充领土的想法。

还派了不少地下工作者前来打探消息。

从对方的口中,乔巴山了解到了不少关于十月革命的消息。

这些新政策就如同火苗一般,彻底点燃了乔巴山想要在蒙古建立一个全新秩序的想法。

他开始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张贴标语,还跟同样身为革命小组领导人的苏赫·巴托尔取得了联系。

并在对方的帮助下,成立了蒙古人民党。

也许是受了十月革命的影响,乔巴山过分依赖苏联人。

自己不想着带领蒙古百姓当家做主,走社会主义道路,反而在建国后“大开城门”,积极邀请苏联红军进入蒙古。

这样的空壳领导,真的能管理好一个国家吗?

激进改革的民生灾难

乔巴山掌权后,通过一系列激进举措掌控蒙古国。

为强化统治,他照搬了苏联政治制度,大肆清除政敌。

许多持不同意见者被处决或流放,造成社会人心惶惶。

不仅如此,乔巴山还强制推行牧民集体化,要求分散的牧民把牛羊集中到“集体牧场”。

可草原上的牧民自由生活惯了,这种做法直接打乱了他们原有的生产生活节奏。

大量牲畜因管理不善死亡,传统游牧经济遭受重创。

同时,他对工商业征收重税,试图用行政手段消灭“资本主义”,导致商品流通停滞,百姓生活物资日益匮乏。

更荒唐的是,乔巴山把改革的手伸向了宗教。

他下令强制喇嘛还俗,捣毁大量寺庙,数百年历史的宗教典籍被焚毁。

无数珍贵文物古迹在这场运动中损毁,传承千年的宗教仪式也被迫中断。

大量民间艺术、传统技艺因无人传承濒临失传。

乔巴山的激进改革,虽然在短期内强化了政权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蒙古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但从长远看,严重破坏了蒙古国的经济基础,割裂了民族文化传承。

闹了半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还不如建国前。

蒙古的革命之路

其实,自古以来,马背上的蒙古国,都是中原王朝“眼中钉”般的存在。

为了抵抗蒙古骑兵的入侵,他们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绵延万里的防御长城。

不仅如此,从汉朝到清朝,中原王朝为了缓和与蒙古的关系,还一直延续着“和亲”政策。

通过皇室女子远嫁蒙古贵族,双方试图建立起和平与友好的纽带。

虽然和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但对于蒙古百姓来说,中原王朝的统治依然让他们感到压抑。

清朝时期,满蒙关系特殊,蒙古获得了高度自治权。

然而到了清朝末年,随着清政府的腐败衰落,蒙古地区的离心倾向越来越明显。

沙俄趁机在背后挑唆,不断灌输分裂思想,让蒙古人的民族认同感逐渐动摇。

他们开始觉得跟着中原王朝看不到未来,对中原统治的不满情绪日益加深。

到了1945年,在乔巴山的推动下,外蒙古举行独立公投。

一年后,中国政府也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

这段历史,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版图,也让蒙古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

如今的外蒙

如今蒙古国的首都乌兰巴托,虽然是全国最发达的城市,却难掩“县城化”特征。

高楼大厦寥寥无几,工厂冒出的浓烟笼罩城市上空,空气浑浊。

街道上私家车稀少,公交车也不常见,更没有现代化的地铁,城市面貌和生活水平与人们想象中的首都相去甚远。

这和独立之初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了巨大反差。

不过,一提起乌兰巴托,很多中国人都会想到那首《乌兰巴托的夜》。

这首歌虽然是讲述爱情故事,却也道出了中蒙两国难以化解的历史情结。

由于历史原因,蒙汉民族之间的心结由来已久。

但在新冠疫情期间,蒙古国却主动向中国赠送3万只羊。

这3万只羊,不仅是物资援助,更是蒙古国主动释放的友好信号,代表着他们希望改善与中国关系的意愿。

中国也积极回应,双方在抗疫等领域开展合作,让人们看到了关系缓和的曙光。

结语

现在,蒙古和中国的关系,已经达到了历史以来最和谐的阶段,这也是两国人民最想看到的画面,希望两国未来的发展和合作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内蒙古日报-2025.04.24-《蒙古国青年代表近距离感受中国式现代化》

2.海外网-2013.04.16-《王贵成:外蒙古如何被苏联独立出去》

3.新京报-2024.11.28-《蒙古族的正统之争:究竟是中国内蒙古,还是蒙古国?》

4.人民日报-2016.08.11-《苏联操纵的外蒙古独立公投:秋海堂变雄鸡》

5.文摘报-2014.04.19-《苏联操纵了外蒙古独立》

评论列表
  •   四大令  发布于 2025-05-11 11:39:12  回复该评论
    苏俄不能吃饱饭,吃饱饭没事干就会四处弄事。
  •   百元富翁  发布于 2025-05-11 16:31:42  回复该评论
    中国搞伟大复兴是不是要把以前国界收回来,才是强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谦语谈书风

谦语谈书风

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