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母亲去世才2天,令人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后事安排遭质疑

Talk科普 5天前 阅读数 16 #推荐

《北京的金山上》这首经典歌曲,你一定听过,但你可能不知道它的首唱者正是雍西,在雍西的身上有很多身份,她不仅是藏族女歌唱家,一级演员,更是歌坛天后韩红的亲生母亲。

4月13日,雍西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78岁,留给韩红无尽的悲伤,但雍西去世仅三天,后事安排却引发巨大争议!

没有明星云集的追悼会,没有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没有鲜花簇拥,甚至连基本的悼念仪式都显得格外冷清,这与韩红在娱乐圈的地位和影响力极不相符。

网友纷纷质疑:是不是因为母女关系还没有缓和?

北京的金山上

1946年,雍西出生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1964年,18岁的她还是昌都一家被服厂的普通工人,因为拥有天籁般的嗓音,被音乐家常留柱发掘,并进入西藏军区文工团,从此开启了她的歌唱生涯。

同年,北京举办了一场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雍西用她清亮的嗓音演唱了《北京的金山上》,赢得了满堂彩,她纯净的歌声打动了包括毛主席和周总理在内的在场所有人。

演出结束后,两位领导人接见了雍西,并对她赞赏有加,毛主席还饶有兴致地问雍西跟谁学的唱歌。

不过,周总理却对歌词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歌曲的最后一句歌词“我们迈步走向社会主义幸福的天堂”中的“天堂”一词带有迷信色彩。

当晚,周总理专门打电话给雍西所在的演出团,希望大家一起想想更好的表达方式,演出团的成员们彻夜未眠,反复斟酌,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替代词。

第二天,周总理再次打来电话并提出了自己意见,他建议将“天堂”改为“大道上”,将“走向”改为“走在”,这一改动,使歌曲更接地气,也更能引发人们的共鸣。

后来,这首修改后的《北京的金山上》传唱大江南北,也深刻地影响了雍西的人生,为她打开了艺术之门。

1968年,她和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相声演员韩宝来结婚,1971年生下韩红,本以为这个家庭能幸福下去,但一场意外却悄然来临。

1977年,韩宝来在演出的途中不幸病故,而韩红仅仅6岁,韩红的世界失去了父亲,也失去了完整的家庭。

雍西只能独自抚养女儿,在那个年代,一个女人独自抚养孩子,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娘俩只得靠部队津贴维持生计。

1980年,雍西与大学教师周宇翔再婚,她无法理解母亲的选择,无法与继父和睦相处,再加上雍西工作的原因,最终,雍西决定将9岁的韩红送往北京,由韩红奶奶照顾。

奶奶给了她温暖的爱和照顾,但奶奶的爱始终无法替代母爱,韩红在成长过程中,内心深处一直渴望母亲的陪伴,渴望一个完整的家,这种渴望逐渐变成了无法言说的孤独感。

母女之间的隔阂由此产生,并持续了二十多年,不过,母亲倒也是影响了她一点,那就是艺术之路。

音乐,成了韩红情感的寄托,也成了她与母亲之间唯一的纽带,她继承了母亲的音乐天赋,在歌声中找到了慰藉,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她努力学习,刻苦训练音乐,而雍西,也在默默地关注着女儿的成长,为女儿的成就感到骄傲。

从“世纪拥抱”到公益之路

时间可以抚平一些伤痛,2001年,韩红做出了选择,她主动给母亲打电话,母女二人重新建立了联系,曾经的裂痕也开始慢慢弥合。

2002年韩红赴西藏采风时,雍西全程陪同担任向导,亲手准备饮食,最终以母爱融化女儿心结,两人相拥而泣,结束了21年的疏离。

虽然雍西在之后一直没怎么露面,直到退休后,雍西选择定居成都,拒绝韩红接其到北京生活。

从韩红的事情中能看出,雍西对女儿的爱,2024年8月,网上传出韩红代言某些减肥产品,甚至有说韩红肝癌晚期病危住院等谣言。

雍西信以为真,跟女儿打电话问情况,一个近八十岁的母亲此时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在女儿面前失声痛哭。

一颗纯粹的慈善之心

其实,母亲教育她的不只是音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韩红的慈善心,正是因为从小缺乏母爱父爱,让她也有了一颗帮助别人的心。

2000年开始,韩红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正式踏上了慈善之路,从那之后,哪里需要帮助,她总是第一个走上去。

2008年汶川地震的同一年,她发起韩红爱心救援行动,并在此基础上于2012年成立了“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

像地震、海啸、泥石流、暴雨、疫情等等灾难前,她除了捐资捐款外,还会亲自踏入一线,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资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Talk科普

Talk科普

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