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董袭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拴在这根绳子上的蚂蚱们

元芳有看法 2天前 阅读数 27 #社会

千呼万唤始出来。

学术造假!资格作弊!实证实锤!国家卫健委夜晚通报董袭莹违规违法问题。从董袭莹事件的轮廓可辨,坊间对她的资格质疑并非空穴来风,更不是恶意中伤,在董袭莹一路晋级之路上,几乎都伴随着造假作弊的传闻。

从通报的内容来看,董袭莹的一路逆袭堪称一部“作弊进阶史”。

入选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本应是精英中的精英才有资格踏上的学术征程,可董袭莹却通过伪造入学资格“混”了进去。招生要求明确规定入学课程必须修完不少于66个学分的医学预科课程,她倒好,直接伪造了物理、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等关键学科的16个学分。这就好比一场严格的马拉松比赛,别人都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前行,她却偷偷坐上车抄近道,如此明目张胆地破坏规则,实在令人不齿。

到了撰写博士论文阶段,董袭莹更是懒到极致,直接抄袭北京科技大学的毕业论文,重复率超过20%。这可不是简单的借鉴,而是彻头彻尾的学术剽窃,把别人的心血成果堂而皇之地据为己有。

在学术领域,论文就是学者的名片,是多年研究的结晶,她这样的抄袭行为,无疑是对学术尊严的践踏,对那些兢兢业业做研究的学者们的侮辱。而且,在发表学术论文时,还存在重复发表和不当署名问题,简直把学术当成了自家的游戏场,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从入选“4+4”试点班的造假,到毕业时的抄袭,董袭莹成功地实现了从入学到毕业的“作弊闭环”。

鉴于此,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撤销了董袭莹的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由此来看,董袭莹未来的从医之路恐怕要终结。

北京协和,那是多少医学生梦寐以求的医学殿堂,其门槛之高,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董袭莹仅凭个人和父母,就能在如此严格的选拔中作弊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她的作弊链条上,必然有内外勾结的接应和舞弊行为。

那么,在入学资格审核环节,那些负责把关的人在做什么?是真的眼瞎看不到她伪造的学分,还是因为某些利益输送而选择视而不见?在论文审查阶段,又为何能让一篇重复率超20%的论文顺利通过?其中到底存在着怎样的猫腻?每一步都有需要拉直的问号。

董袭莹事件折射出学术与医疗界长期存在的沉疴痼疾。在学术领域,论文抄袭、数据造假、不当署名等现象屡见不鲜,一些人把学术当作获取名利的工具,而不是追求真理的途径。在医疗界,从医生的资格造假到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公,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学术的公信力和医疗行业的形象,更威胁到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此次公布的调查结果,仅仅只是初步的,还远远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和根源。接下来,卫健委针对相关单位和人员开展深入调查,无疑是必要且及时的。

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查处几个直接责任人,而应该以此为契机,对整个学术和医疗体系进行一次全面的大体检,找出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制度漏洞和监管盲区。那些为董袭莹提供便利的相关单位和个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破坏学术和医疗生态的根源病灶。无论是学校的审核人员,还是医院的管理者,只要参与到这场舞弊闹剧当中,都应该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审判。只有让他们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起到震慑作用,让其他人不敢再轻易践踏规则。

在通报中,卫健委也指出本次事件暴露出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录取资格确定、临床实习管理、学位论文答辩与审查,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存在试点方案不严密、管理不严格、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目前北京协和医学院正在深入整改。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会同教育部对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进行全面评估,督促改革完善。

这,才是外界关注的重中之重。董袭莹的问题只是表象,我们真正关心的,是她背后那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

董袭莹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学术与医疗界光鲜外表下隐藏的污垢。我们不能再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不能再让学术的净土被污染,不能再让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我们期待着深入调查后的结果,更期待着整个学术和医疗体系能够痛定思痛,还社会一个风清气正的学术和医疗环境。

一个董袭莹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拴在董袭莹这根绳子上的蚂蚱们。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元芳有看法

元芳有看法

热点背后的冷思考,带您解锁时事热点背后的逻辑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