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养老金能过万的人,都是什么条件?

清欢辞话 23小时前 阅读数 82 #情感

不同金额的养老金,带来的生活体验大不相同。

养老金1000元,只是解决基本的温饱。平均每天33元的生活费,能维持基本日常开销就不错了,关键是千万别生病。增添衣物、物业费、水电费、旅游就更是天方夜谭。

养老金2000元,相对宽松一些,但什么都要精打细算。吃的不用太节俭,小病像感冒能解决,大病就要子女帮扶持。一周可以逛一次超市,旅游就别想了。

养老金3000元,生活有了些许余地。偶尔能够改善伙食下下馆子,吃的东西挑选品类很多。有时候还能去附近游玩,大病仍旧是麻烦,需要动用存款或子女帮助。能够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偶尔享受一下,但要有节制。

养老金5000元,生活有保障有质量。经常隔三差五可以去旅游,参加兴趣班,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经常下馆子,大病还可以自己承担大部分。生活相对宽松很多,偶尔也能奢侈一下。

养老金1万元,那就是相当富裕了。有条件的家里还可以请保姆做饭,有时间还能够出国旅游,甚至有时候还能帮助子女。大病基本不慌张,甚至有的还能请私人医生。生活相当滋润。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人老了,用钱的地方少不了,所以养老金肯定是越多越好。但是现实中大多数人退休后每月只有几千元的退休工资,1万元以上的退休金那真的是天花板了!

但是在现实中,确实有人养老金过万,那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呢?他们又为什么能够退休金上万呢?

网上有一些高退休金的案例,我在这里收集分享给大家:

01养老金过万案例

1)一位养老金12027元/月的北京老人

出生年份:1963年

参加工作时间:1984年

退休时间:2023年

缴费年限:38年10个月

这位老人自1984年工作以来,已经缴纳养老金长达38年10个月,其中视同缴费年限16年11个月,实际缴费年限21年11个月。

这位老人的实际缴费指数为2.1528,可以说平时缴费非常高。而他的账户的积累也达到了惊人的数值,账户余额竟然有39.8万多元。

而且北京市的养老金政策,1992年10月至1998年6月,按照本人实际缴费指数计算,过渡性养老金部分相对是占优的。具体就不展开说了

2)一位养老金13243元/月的江苏老人

出生年份:1963年

参加工作时间:1980年

退休时间:2023年

缴费年限:42年4个月

上面北京的老人缴费38年,而江苏的这位老人的缴费年限要更长一些,是42年4个月。数据显示这位退休老人的个人账户储存额高达52.4万元。

3)一位养老金13946元/月的上海老人

参加工作时间:1980年

退休时间:2022年

缴费年限:42年1个月

上海的老人全部缴费和实际缴费年限为42年1个月。他的平均缴费指数是2.1795,他的个人账户积累真的不少。

大家也不要羡慕,毕竟在全国,上海市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全国最高水平,而且过渡性养老金是非常划算的。

02养老金能上万的,都是哪些人?主要有以下几类:

1)离退休的老干部等特殊历史贡献者

参与了建国前的革命工作,以及建国后的经济建设工作,并且是在一定职位上离休的老干部,这样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他们的养老金达到1万以上也是合情合理的。不过现实中,这些老人年龄基本都90岁左右了,人员也只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少。

2)军队退休的高级干部

部队里团级或师级以上的军队转业干部、抗美援朝老兵等,其退休待遇包含高额退役金及补贴。毕竟他们也是对国家有功有贡献的人。

3)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级别较高的

在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中,在处级以上高级别退休的人员,退休计算养老金使用的视同缴费指数较高。而且加上工龄较长,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一般较高。

4)国有企业高管及特殊行业从业者

央企国企的待遇和收入普遍比一般工作要高一切,特别涉及民生的板块,如金融、能源、烟草、电信等行业的国企高管,通常能按300%的最高缴费基数缴纳社保,工龄可达40年以上。

5)科研专家与高校教授

在国家重点领域科研人员、高校教授等,因职称高、工龄长,还有突出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额外补贴,另外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人、如袁隆平院士、科学家屠呦呦等,他们养老金可达1万元以上。

最后,在养老金计发基数较高的发达地区(比如北京、深圳、上海、广东等地),一些缴费年限长、缴费指数高的企业退休人员,其养老金也有可能超过1万元。

前面提到的三位退休老人都是企业退休人员,无一例外都是有着40年左右的社保缴费年限,且都身处经济发达、养老金计发基数较高的地区。

声明提示:以上数据均来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清欢辞话

清欢辞话

往后余生,与你相伴,慢慢的品,一起寻觅生活中同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