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想“电池门”透视汽车圈的“薛定谔宣传”

FM车舞飞扬 1天前 阅读数 165 #汽车

2025年5月12日,张先生向《车舞飞扬》栏目打来电话,他说:“理想汽车副总裁,涉嫌欺诈。”

2025年3月,张先生购入了一辆24款理想L8 Max版本汽车。此前,他看到理想汽车副总裁在微博发布消息,明确表示24款与25款车型在电池方面保持一致,车辆升级将聚焦于智能驾驶硬件。不仅如此,销售也给出了同样的解释。基于这些信息,张先生放心地完成了购车。

然而,在理想汽车发布会后,张先生发现新推出的25款L8 Max 型,电池容量从40度大幅提升至50多度。这一变化让他难以接受,张先生说:“当初理想副总裁发布的微博内容,与现实严重不符,这是欺诈行为。”

在《车舞飞扬》栏目的后台登记中,除了张先生的案例外,还有几名车主也进行了登记。他们反映,自己是看到理想汽车副总裁发布的微博后,才选择购买理想L系列汽车的。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25款汽车的电池容量变大,这使得车主们纷纷质疑,这种情况难道不算是商业欺诈吗?

这件事究竟是否构成欺诈,应当交由法律来判定。但从这个案例来看,可以反映出当前汽车行业存在的某些不良营销风气。如今的汽车市场,“全球领先”“xxx万以内最好的车型”这类夸张的宣传口号随处可见,车企之间相互攀比、夸大宣传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在汽车消费领域,部分消费者由于对汽车知识了解有限,加上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往往盲目相信车企的宣传。还有一些消费者,单纯是因为崇拜某些车企名人,深陷所谓的品牌光环,进而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消费者的这些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汽车行业的不良风气,使得部分车企有恃无恐,敢于夸大其词、忽悠消费者。

每个消费者都不希望自己遭受欺骗,都渴望买到一台安全可靠、没有后顾之忧的车。所以,作为消费者,首先要对意向车型进行全面了解。网上存在不少过度包装的话语和产品宣传,因此,我们必须擦亮眼睛,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不被虚假信息误导。

其次,企业以及部分名人,请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那些支持和喜爱你的人负责。不要玩文字游戏,说话模棱两可。你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应建立在遵守承诺的基础上,确保信息真实可靠,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

倘若将市场比作一片广阔无垠的大海,那么车企就如同在这片大海上航行的船只,而消费者则是推动船只前行的海浪。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海浪被彻底激怒,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些船只还能够安然无恙地航行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FM车舞飞扬

FM车舞飞扬

汽车资讯、汽车与生活:自驾、户外旅行、汽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