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牺牲,警卫员背着破望远镜归来,师长发火:你怎么活着回来?
1951年5月,抗美援朝战事正酣,朝鲜战场硝烟弥漫。一名年轻警卫员,头部缠着纱布,背负破损望远镜,艰难地从前线返回。
师长目光锐利,注视着满身伤痕的士兵,冷静询问:“为何你能生还归来?”
警卫员陈明月所属团长邓仕均在激烈战斗中英勇牺牲。
师长徐信对陈明月归来感疑惑且愤怒,认为警卫员职责乃保护团长,团长牺牲而警卫员生还,实属严重失职。
邓仕均团长在朝鲜战场的牺牲,是志愿军的重大损失。他英勇善战,是多次战役中的杰出指挥员,立下诸多战功。
1951年5月,第五次战役期间,邓仕均团长指挥559团执行敌后穿插,有效切断了敌军通讯联系。
在凤尾山战斗中,敌人炮火猛烈如暴雨,天空阴沉,大地似泣血,子弹纷飞,炮弹不绝。邓团长两度中弹,身受重伤。
战斗持续一天一夜,邓团长伤势加重。5月20日晚,他因流血过多牺牲。上级命令:尽力抬回遗体,否则就地安葬。陈明月接令,誓要完成任务。
然而,敌援兵持续增加,致使凤尾山被重重包围。恶劣环境下,团长遗体难以迅速且安全地撤回。
为减559团伤亡,团干部艰难决定:就地安葬邓团长遗体并标记,待日后营救。陈明月含泪领命,深知这是对团长最终的敬意。
陈明月目睹战友相继倒下,满心愧疚自责。他携着团长赠予的破碎望远镜,它象征着未竟使命,随后他孤身一人,从火线中撤退。
主力部队完成战略任务后,559团奉命撤离凤尾山。21日清晨,559团将士渡过洪川江,师长徐信已在江边等候,并遣通信员传达指令,特别要求会见陈明月。
在沉闷的房间内,徐师长眼神锐利如刃。他直言不讳:“为何你能活着返回?”
陈明月跛行至师部,面对师长质问,低头沉默。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警卫员职责是保护团长,但战场无情,他无能为力。师长言辞虽尖锐,却直击他内心之痛。
师长问:“遗体带回了吗?”陈明月抬头,眼中决绝,“团长已就地安葬,我未能带回,失败了。”
徐信师长审视陈明月的伤势与半截望远镜,怒气消散。他轻拍陈明月肩道:“小陈,我错怪你了,去休息吧。”此言如春风拂面,慰藉了陈明月的心。
上级首长闻邓仕均团长牺牲,复令:“遣部渡江,必夺回遗体。”陈明月请战,愿率突击队完成任务,夺回邓团长遗体。
21日晚10时,徐信师长抵江边为勇士送行,陈明月带30人突击队第三次横渡洪川江,唯一任务是务必带回邓团长遗体。
然而,江对岸遭敌人严密布防,坦克与军车遍布。陈明月屡次试图接近埋葬邓团长之地的河沟,均未果。
经过两小时尝试,徐信师长决定:“无法接近遗体,突击队全员撤退。”陈明月含泪带队返回,心中一直惦记此事。
2012年,邓其平向陈明月求助,意图寻获其父邓仕均的最终安葬之处。
陈明月含泪回忆安葬老团长及地点详情。邓其平屡赴洪川江吉谷里寻父遗骨,未果。他含泪跪拜,将故乡酒洒地,祭奠父亲英灵。
"青山处处藏英魂",坚信未来必寻回邓团长遗骸,迎归故土。愿邓团长目睹今日中国之强盛,祈愿盛世景象,不负将军之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