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三国杀:美团京东“贴身肉搏”,饿了么真能“躺赢”?
一、深夜的外卖骑手,与商家的“叛逃”暗流
凌晨1点,北京望京SOHO楼下,美团骑手老李蹲在路边扒拉着凉透的盒饭。他的手机屏幕亮着,京东外卖的招聘广告在朋友圈刷屏:“全职骑手月薪过万,五险一金全包。”他犹豫了。
同一时间,三里屯一家火锅店老板王姐正盯着后台数据发愁:美团抽成26%,饿了么22%,利润薄得像纸。
这时,京东业务员上门了:“入驻首年0佣金,考虑一下?”
这不是虚构的故事。2025年的中国外卖市场,正上演着一场比宫斗剧更刺激的“三国杀”。
京东高举“0佣金+五险一金”大旗突袭,美团咬牙防守,饿了么突然砸出“百亿补贴”加入混战。
但这场战争背后,真的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吗?
二、京东的“降维打击”,撕开高佣金铁幕
京东的入场像一颗深水炸弹。2025年2月,京东外卖宣布“全年免佣金”,仅限有线下堂食的连锁品牌入驻。这一刀精准扎向美团、饿了么的命门——商家苦高佣金久矣!
数据显示,美团综合抽成高达20%-30%,超60%的商家利润率不足10%38。而京东的0佣金政策,直接让商家成本骤降20%,海底捞、绝味鸭脖等连锁品牌纷纷“叛逃”。
更狠的是“五险一金”组合拳。京东为全职骑手缴纳全额社保,甚至承担个人部分,骑手到手工反增。
这不仅是福利,更是商业阳谋。用合规成本筑起竞争壁垒。美团被迫跟进,宣布为稳定兼职骑手缴社保,但成本压力骤增:仅2025年,美团骑手社保支出预计达20亿,相当于净利润的15%。
免佣金是诱饵,社保才是枷锁。京东在用合规成本,给对手戴镣铐。
三、美团的“护城河”,高频打低频,生态锁用户
面对京东的猛攻,美团看似被动,实则暗藏杀招。它的底气来自两点:高频刚需+生态闭环。
外卖是最高频的本地生活场景,日均订单超5000万单。用户点完外卖,顺手在美团买药、买菜,形成“30分钟生活圈”。
这种高频带低频的生态,让美团即便抽成高,商家也不敢轻易离开。毕竟70%的市场份额是实实在在的流量池。
美团的反击策略很“美团”:不跟风补贴,而是砸1000亿升级餐饮后端,从供应链到食安溯源,巩固“品质”标签。
同时,美团闪购与京东“小时购”正面硬刚,用即时零售的万亿市场对冲外卖风险。
2025年4月,美团上线“超时赔付进度条”,将配送误差压缩到90秒内,客诉率直降28%。用户或许记不住佣金比例,但一定能记住“迟到的汉堡赔了20块”。
四、饿了么的“后发制人”,百亿补贴是真福利,还是烟雾弹?
当京东和美团打得头破血流时,饿了么在干什么?答案是:等。
直到2025年4月底,饿了么才甩出“饿补超百亿”,号称“不玩套路,真金白银”。用户端疯狂发券,骑手端取消超时罚款,甚至用AI优化配送路线。
表面看是“收割战场”,实则暗渡陈仓,饿了么真正的野心在即时零售。
阿里系生态是饿了么的底牌。88VIP会员体系、高德地图导流、盒马供应链支持,让它能打“组合拳”。
例如,用户在饿了么点外卖,推荐栏自动弹出盒马鲜生的“30分钟达”牛排,这才是高毛利战场。
摩根大通预测,京东最多抢到5%的市场份额,而美团仍将守住70%基本盘。但饿了么的“防御性进攻”,可能让它成为三家中现金流压力最小的玩家。
五、终局猜想:没有赢家的战争,只有进化的行业
这场三国杀的结局是什么?短期看,消费者薅尽羊毛,商家左右横跳,骑手待遇提升。但长期看,三个趋势已不可逆:
1.从“流量收割”到“责任共担”
社保大战倒逼平台把骑手当“人”而非“耗材”;0佣金政策让商家喘口气。这是商业的进步,更是政策的胜利。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已要求平台“降费减负”。
2.从“补贴大战”到“生态战争”
外卖只是入口,即时零售才是终局。京东用3C、医药的高利润养外卖,美团用到店酒旅反哺配送,饿了么靠阿里输血。未来比的是谁能把“30分钟生活圈”织得更密。
3.从“野蛮生长”到“价值重构”
当补贴退潮,用户只会为“体验”买单。无论是京东的9分钟送达,还是美团的食安溯源,或是饿了么的“直播+外卖”,最终都要回答一个问题:除了便宜,你还能给我什么?
“外卖三国杀”的本质,是中国互联网从“资本游戏”向“价值创造”的集体觉醒。当平台开始算社保账、食安账、用户体验账,商业才能真正向善而生。
六、这场战争,没有旁观者
作为消费者,我们乐见骑手待遇提升、外卖更便宜;作为观察者,我们警惕巨头垄断、数据霸权。
而作为普通人,我们更期待:每一份外卖,都值得安心等待。让每一次奔跑,都有尊严可循。
毕竟,商业的终极胜利,从来不是击垮对手,而是赢得人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