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考公集训营: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高校访企业促就业
在当今社会,就业问题始终是民生之本,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更是备受瞩目。2025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 1222 万人,同比增加 43 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如此庞大的就业群体,加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人才缺口等矛盾相互交织,使得毕业生面临着 “岗位竞争加剧” 与 “结构性错配” 的双重压力。在此严峻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为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2022 年 3 月 10 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通知》。这一通知要求新建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含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坚持实地走访为主,采取 “走出去” 和 “请进来” 相结合的方式,每所学校书记(校长、院长)正职共拜访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少于 100 家。如今,这一专项行动在 2025 年的就业大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且意义深远。
一、专项行动的积极意义
从南极光教育的角度来看,此项行动有着诸多积极意义:
创新就业路径:通过要求高校 “走出去” 深入了解企业需求,“请进来” 让企业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促进了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深度合作,从而走出一条解决就业问题的新路子。这种精准的 “走” 与高质的 “请”,能够更好地实现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
缓解就业压力:在巨大的就业总量压力下,各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此项通知的发布,倒逼各高校充分调动教学、科研、校友等各方面资源,主动出击,积极与企业建立就业合作渠道。高校通过深入挖掘企业资源,努力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提供更多优质和精准的就业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推动教学改革:高校书记校长在拜访用人单位的过程中,能够深度了解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的各项标准,准确把握社会各行业的人才需求形势。基于这些了解,高校可以在后续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上做出针对性调整,弥补当下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短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 “实用型” 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实现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二、2025 年背景下的实施建议
那么,在 2025 年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施这一专项行动呢?
(一)高校严格落实要求
各高校书记应认真学习教育部通知精神,将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放在首位,破除固有思想。结合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等实际情况,主动出击,精准走访用人单位。在走访过程中,要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抓铁有痕的工作韧性,切实了解企业需求,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解决实际就业问题。
(二)教育部强化监管引导
教育部也需发挥监管作用,确保行动落实到位:
根据高校的不同就业状况和就业形势,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标准,采取不同的考核模式,注重实效而非形式。
引导高校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与用人单位形成日常联系互访机制,找准合作点,尝试校企深入合作,不断拓宽就业空间。例如,可以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
(三)毕业生主动提升自我
而对于毕业生自身来说,也不能坐以待毙:
树立正确就业观: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不能盲目追求热门岗位或传统的就业模式,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拓宽就业视野,关注新兴产业和灵活就业机会。
持续提升自身能力:积极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各项就业培训。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比如,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知识,提升自己在这些热门领域的就业竞争力。
总之,在 2025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通过高校、教育部以及毕业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更好地推动这一行动的实施,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安寄宿考研自习室原创和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南极光寄宿考研考公封闭基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