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张扣扣向王家复仇,唯独不杀王自新妻子:她有不死的理由
一个13岁男孩亲眼目睹母亲被邻居打死,凶手却因未成年只获轻判,22年后,这个男孩长大成人,在除夕夜对仇家一家举起了复仇的刀。
最终仇家三人命丧张扣扣之手,唯有仇人妻子得以保全性命,对此,张扣扣给出的理由让人为之一振:她有不死的理由。
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一个年仅13岁的孩子经历了22年也要杀人复仇?仇人的妻子又因为什么,从他的屠刀下捡回一条命?
一根木棒,两家仇怨
秦岭脚下,王坪村原本安静祥和,2018年除夕夜,接连不断的惨叫声划破寂静,张扣扣在那一夜杀害了王家父子三人,打破了村庄的宁静,也让这个小山村蒙上了一层阴影......
王坪村位置偏僻,但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乡村风气,张家和王家是村里有声望的家族,祖祖辈辈住在这里。
过去,两家关系很好,还打算一起办村里的米厂,说好先由王家管理三年,期满后便将经营权移交给张家,合作前景一片大好。
然而,世事难料,王家续签承包合同的事情,没按之前说好的做,这让张家人很不满,心里觉得很委屈。
尤其张家的媳妇汪秀萍,她脾气比较直,觉得王家这么做是对张家的一种轻视,让她非常生气,决心要亲自解决这件事。
1996年8月27日,汪秀萍正好碰到了回家的王家老二王富军,两个人话不投机,很快就吵了起来,事态也变得更加严重。
据王家人讲,事情的起因是汪秀萍先动的手,打了王正军,年轻气盛的王正军一时冲动,拿起一根木棒,朝着汪秀萍的头部猛烈打去。
这一棒下去,汪秀萍不幸身亡,而王正军的行为也彻底改变了张扣扣的命运,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无法挽回的巨大影响。
由于王正军当时未成年,被从轻判处7年徒刑,这让张家人无法接受,觉得极度不公平,尤其是对只有13岁的张扣扣来说。
母亲生命的代价仅仅是9639.3元的赔偿,这笔钱根本无法弥补失去亲人的痛苦,更令人气愤的是,王家还将之前出的丧葬费算入赔偿,最终只给了1500元。
这样的做法也让张扣扣对王家的仇恨如同生根发芽的树木,让原本已经难以愈合的伤口变得更加严重,加剧了他内心的仇恨。
在绝望中走向复仇
母亲去世后,原本就困难的张家更加捉襟见肘,父亲张福如性格比较老实,不太会为家里争取利益,只能种地或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姐姐张丽波结婚后,家里就更缺少帮助了。
18岁时,张扣扣选择当兵,他希望能够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状况,成为家里的依靠,参军入伍是他当时所能想到的,摆脱困境的方式之一。
退伍后他跑遍了新疆、广东、浙江,甚至远赴斐济,却一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他拼命工作,想做出一番事业,结果总是被骗,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又得不到情感上的支持,他开始变得孤僻,把自己困在了充满仇恨的内心世界里,这些消极的情绪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大,最终控制了他的思想。
2018年除夕,张扣扣陪同父亲到山上祭奠亡母,下山时,他遇见了王家兄弟两人,长久积压的仇恨瞬间爆发,他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刀具,将二人残忍杀害。
之后,他又前往王家,杀害了正在摇椅上休息的王自新,他的行为极其凶残,这时候,王自新的妻子杨桂英听见外面的响动,连忙从屋里跑了出来。
看到已经杀红了眼的张扣扣,杨桂英吓得两腿发软,直接跌坐在地上,她苦苦哀求张扣扣放过自己,就在这命悬一线的关键时刻,张扣扣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似乎被什么触动了。
那个总是关心他的邻居,让他想起了自己还拥有的善良,最终,他决定不再伤害杨桂英,理由是母亲当年的死与她无关,随后转身离开了王家,曾经的恶念逐渐消散。
原来在汪秀萍被杀后,王自新的妻子还多次上门帮忙,因此对张扣扣而言,王自新父子三人和他有仇,但王自新的妻子却对他有恩,他有仇必报,但却不会恩将仇报,因此在面对王自新的妻子时,他并没有下狠手,这也能证明他并非滥杀无辜之人。
案发后仅仅两天,张扣扣就选择了自首,然而这一幕成了案件中最有争议的点,大家争论的焦点在于:张扣扣的行为究竟是为母亲报仇雪恨,还是出于对社会的不满和报复?
他放过杨桂英的举动,说明他或许只是想针对当年参与伤害母亲的人进行复仇,而不是迁怒于整个社会,然而,三条人命的逝去,也让他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
法律、道德与人情
张扣扣的案件,引来了社会各方的重视和争论,有人觉得他为母亲报仇,做法可以理解;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残害他人生命,罪恶深重,不可饶恕。
法律上如何对待未成年人犯罪,同时安抚受害者家属,一直是个复杂的问题,当年,王正军因为是未成年人,受到了较轻的处罚,这在张扣扣心里留下了无法磨灭的伤痛。
张扣扣为家人复仇的行为,虽然可以理解他的心情,但毕竟违反了法律,最终,他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被判处死刑。
“以暴制暴”在道德上是否正确,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问题,虽然我们或许可以理解张扣扣复仇的心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行为符合道德标准。
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求所谓的“正义”,但这种行为实际上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损害,他个人的“正义”是以牺牲更多人的安全和稳定为代价的。
这种行为或许能带来短暂的慰藉,但长远来看,只会加剧社会矛盾和暴力循环,这一点,张扣扣自己应该也知道,所以在自首后,应该就已经想到了自己的结局。
结语
虽然很多人得知背后真相,都自发的为张扣扣求情,奈何张扣扣先后杀害三人,手段残忍情节恶劣,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
如果张扣扣没有遭遇母亲被害、复员失业、打工被骗等人生悲剧,他或许可以成为像他父亲张福如那样的本分农民,可惜残酷的现实最终还是击垮了张扣扣的人性。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2019-07-19《评张扣扣案律师辩护词:法律辩护应基于案情和事实》
中国青年网2019-07-19《法制日报评张扣扣案:愿类似悲剧不再发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