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去世3年的张闻天补办追悼会,陈云突然道:我不致悼词了
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众多老一辈革命家受迫害。时期结束后,党内全力拨乱反正,恢复了多位老革命家的名誉。
1979年,张闻天追悼会补办,出现意外:陈云未先致悼词,而是邓小平直接宣读中央为张闻天平反决定,令在场者困惑。
流程开始后,陈云表示不致悼词,而让邓小平直接宣读党中央决定,众人惊讶。因陈云与张闻天关系甚笃,此举原因不明。
对此,有人推测两人关系或生变故。然而,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张闻天”】
张闻天,1900年8月30日生于上海南汇,是我党重要领导人,曾为党和人民作出突出贡献。
张闻天诞生于普通农家,双亲皆为朴实农民,家境依赖微薄田产。尽管文化程度有限,父母深知读书之重,故而全力支持张闻天求学。
张闻天儿时学习刻苦,每日手不释卷,遇疑即问师长。长大后,偶得机会接触进步思想,遂积极参与各类学生运动。
那个时代,国家政局动乱,内忧外患严重。政府多忙于争权,仅少数当权者忧国安危。百姓生活困苦,日子愈发艰难。
张闻天目睹一切,他自幼博学多识,心怀家国。虽欲改变国家现状,却感个人力量微薄,所幸身边不乏志同道合之士。
张闻天五四运动后积极投身学生运动,他们的呼喊不仅限于口号,而是代表国家的强烈呼声。
张闻天亦涉足文艺创作与翻译,后于南京加入少年中国学会,继而前往日本及美国深造与工作。
1925年6月,张闻天在上海入党,随即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学成归国后,他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同时兼任中央党报委员会书记。
1934年,张闻天参加长征。遵义会议上,他据毛主席意见批判“左”倾军事路线,为会议成功作出突出贡献。此后,他多次担任党中央重要职务。
抗战结束后,张闻天赴东北任职。新中国成立后,他调至外交部,后任苏联大使,回国任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党八大上,张闻天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及政治局候补委员。
庐山会议时,张闻天因直接批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错误而受不公。至“文革”,遭江青等人迫害,1976年病逝。
【“挚友”】
张闻天自幼好学,长大后心怀家国。见国家动荡,他悲愤万分,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后全心投入革命事业,期间结识了挚友陈云,成为深厚战友。
陈云与张闻天的关系源自中国工农红军时期,彼时二人在上海苏区共同作战,并肩奋斗。
1931年顾顺章叛变,或将泄露诸多机密。为确保地下党组织安全,张闻天与陈云被赋予重任。
陈云与周总理共秘撤上海中共机关,并秘密重建中央特科。同时,张闻天接管顾顺章的秘密电台,确保中央与上海联系畅通。
张闻天与陈云此次合作默契十足,两人在恢复和发展党中央情报工作中配合得当,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人后均被调任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肩负重任。周总理离沪后,陈云与张闻天继续留守上海,面临艰险,每日承受重压,高度警觉,历经诸多考验。
这项工作至关重要,双方高度信任,友谊日深。他们不仅共商工作,还在空闲时一起锻炼,如打篮球,增进彼此情谊。
抗战结束后,张闻天与陈云同赴东北任职,再度共事。工作中,两人配合默契,共克难关。共度艰难时刻的伙伴,更显珍贵。
新中国成立后,张闻天任驻苏联大使,与陈云分离。但他常写信给陈云,分享苏联感悟及国家事务看法,分析精准,获陈云称赞,并反馈至中央。
两人虽相隔万里,但仍保持联系,是彼此最信任的战友与知己,共同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不致悼词”】
张闻天与陈云在战争年代结下深厚友情,共历艰险。虽相距甚远,两人始终为国贡献,为党民事业奋斗。忠诚的张闻天遭迫害,追悼会上,挚友陈云未致悼词,原因成谜。
特殊年代,张闻天遭严重迫害,虽被软禁仍致力于中国外交。当时国家未全兴,内外局势动荡,他深知此理,故遇迫害亦不敢懈怠。
他身体日渐衰弱,患心脏病,自感时日无多。唯一牵挂是国家事业,临终前嘱妻子,将家中积蓄全数上交党组织,不留子女,作为最后党费。
张闻天平时极信妻子,但此次唯恐她做不到,便强撑亲笔写下保证书,两人签字后,他才彻底安心。
张闻天卧床不起时,仍心系国家大事。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询问国际局势,直至离世,心中牵挂未曾放下。
张闻天逝世,陈云深感悲痛,昔日亲密战友已远去。此后,陈云时常忆起这位老朋友,心中充满怀念。
1979年,距张闻天逝世已3载,党内实施“拨乱反正”,多位老一辈革命家获平反,张闻天同样得到平反。
8月某日,在杭州疗养的陈云闻张闻天将补办追悼会,激动表示定要参加,愿主持或致悼词,随即动身前往北京。
1979年8月25日,张闻天追悼会在北京礼堂举行,陈云先致悼词,随后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宣读党中央为张闻天恢复名誉的决定。
陈云站上台,众人准备听其悼念张闻天。他却宣布不念悼词,转由邓小平宣读党中央决定,令在场者愕然。陈云曾对党中央平反老战友激动,此举原因不明。
陈云抵京后,心系张闻天,认为他一生忠诚于党和人民,奉献国家,却遭抹黑诬陷。他希望党和国家肯定张闻天,而场内邓小平同志最能代表党中央。
陈云视邓小平为引领改革开放的新领袖,认为他最适合在历史转折点上送别张闻天。邓小平致悼词,即是对张闻天一生的肯定,这也符合张闻天的期望。
陈云决定不念悼词,让邓小平上台,正式告别他最牵挂的战友张闻天。
各位阅读至此,若有任何见解,敬请在下方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1979年,张闻天去世三年后举行追悼会,陈云意外改变决定,表示不参与吊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