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黑豹行动”,幸存的6名队员每年聚一次会,地点在烈士陵园
“早上7点整,战斗正式打响,战场上一派搏杀的景象,各种炮弹呼啸而过,战斗艰难地进行到下午1点才开始停歇……”
这段惊心动魄的战场纪实,出自一位老山前线战士的《战地日记》,描述的是1987年黑豹行动刚展开时的战斗经过。
黑豹行动从1986年底就开始筹备,是老山战役中一场著名的战斗,不仅完成了防御作战任务,还达到了实战锻炼部队的目的。
1979年3月中旬,对越自卫反击战进入了尾声,越军对于战役的结果并不服气,一直蠢蠢欲动地准备进行反击。
在进一步得到苏联的援助后,越军又重新整顿了全国的军队,再度重燃了所谓的信心,开始向中国边界地区发起进攻。
当时,中国的重心是发展经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与越军交战,这让越军趁机占领了老山和者阴山的部分地区。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越军和解放军一直在此对峙,越军还在这些地区内建立了据点,试图实现永久占领的野心。
1984年,党中央指示昆明军区的解放军开展大规模拔点作战,经过两天的激烈战斗,解放军个成功收复了者阴山地区。
为了达成消耗越南和苏联实力的战略目的,党中央决定在两山地区持续进行防御作战,著名的两山轮战拉开了序幕。
两山轮战期间,属老山战场上的战斗最为残酷、激烈,中国各大军队的部队先后来到老山,通过实战来增强战斗经验。
1986年4月,兰州军区的解放军奉命来到老山战场,早在党中央指示下达之前,兰州军区的领导就认真地分析了战场形势。
为了能够让部队适应老山战场的复杂情况,兰州军区提前在47军39师417团抽调了88名战士,成立了黑豹突击队。
417团不仅是47军中战斗力排名靠前的部队,而且还是有着光荣历史的战斗团,其前身正是八路军120师的夜老虎团。
兰州军队接到命令后,立即指示47军对黑豹突击队展开严格的训练工作,这让黑豹突击队提前适应了老山战场的情况。
同年年底,兰州军区解放军已经被调往老山前线,为了从越军手里夺回167阵地,前线指挥部开始筹划黑豹行动。
二、突击行动、身负重伤1987年1月7日,黑豹突击队正式展开了行动,31名队员组成了第一梯队,秘密来到167阵地附近,并顺利潜伏下来。
167阵地的战略位置十分关键,早在兰州军区解放军到来之前,167阵地就一直是解放军与越军的重点争夺对象。
越军掌控了167阵地,就可以对中国边界地区进行无差别炮火轰炸,济南军区和南京军区的解放军都曾成功夺回过167阵地。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两山轮战初期,由于越军准备得较为充分,又有苏联援助的重武器,167阵地三番五次被越军重新占领。
黑豹突击队接到的任务,就是再次夺回167阵地,而第一梯队的31名队员已经赶到指定位置,只待命令下达即可发起进攻。
就在此时,越军突然对167阵地下方发起了一轮炮火侦查,三名队员被越军的炮火击中,其中一名队员当场牺牲。
另外两名队员分别是李秋平和董永安,两人都身负重伤,尤其是离敌人阵地较近的董永安,全身出现了十几处伤口。
为了不因为伤口的疼痛发出声音,董永安紧紧地咬着手榴弹的木柄,一旁的战友见状,连忙表示要为董永安包扎伤口。
董永安强忍着疼痛,吐出了口中的手榴弹木柄,告诫战友不要过来,否则整个全队成员都会暴露,董永安不希望有更多人牺牲。
由于伤势太过严重,拒绝治疗的董永安最终牺牲在进攻前夕,另一边,李秋平情况与董永安类似,同样拒绝下山接受治疗。
第一梯队发起进攻前,后方的炮团给予了炮火支援,待到炮声响过,李秋平拖着重伤的身体,艰难地向167阵地爬行。
在爬出60多米时,李秋平遗憾地离开了人世,战友们顺着李秋平留下的“血路”,愤怒地端着机枪向167阵地冲锋……
三、攻取阵地、战后余生战斗打响不久,一位叫做马占福的战士英勇地冲到167战地,一口气射杀了好几名越军,一下子吸引了越军大量火力。
越军随即将机枪对准了马占福,随着一排子弹射出,马占福连忙俯身卧倒,开始匍匐前进,最终用手榴弹摧毁了这个机枪点。
马占福正准备继续进攻时,却被另一机枪点的扫射击中,腹部挨了好几发大口径子弹,连肠子都暴露了出来。
马占福只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并再次以惊人的意志,带着手榴弹爬向了敌人的机枪点,选择与越军的机枪点同归于尽。
经过近5小时的激战,黑豹突击队成功杀入167阵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歼了阵地上越军,战斗暂时平息下来。
到下午1点时,越军增援部队赶到,开始发起夺回167阵地的反扑,面对数倍于己的越军,黑豹突击队伤亡成员不断增加。
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多,黑豹突击队连续击退了越军的6次进攻,成功守卫住了167阵地,不辱使命地完成了任务。
在黑豹行动中,黑豹突击队击杀了尽200名越军,自身也仅剩下8名成员走出167阵地,其他成员几乎是非死即伤。
战役结束以后,黑豹突击队全体队员均被授予了一等功或二等功,突击队原属连队更是获得了“英雄连”的光荣称号。
而率先发起进攻的第一梯队,只有6名特战队员生还下来,随着黑豹突击队的解散,这6名特战队员纷纷选择了复员。
队长郭继额返回家乡过起了平淡又幸福的生活,通讯员宋飞选择了开饭店,战士马治军经商获得了成功,成为了一名商业大鳄。
在复员后的岁月中,6名幸存的特战队员每年都要在一起聚会,而且会一同前往烈士陵园,祭拜在167阵地上牺牲的战友们。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