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李月汝妹妹场均9+6夺第一,未来路还长,别捧杀!

时光匆匆行者无疆 1个月前 (03-21) 阅读数 37 #推荐

篮球圈最近挺热闹,全运会预赛刚落幕,一个15岁的小姑娘李玉乾就火了。身高1米90,场均9分6板,还被不少人说是“李月汝妹妹”,这头衔一加,关注度蹭蹭往上涨。说实话,看到这种新闻,第一反应是:又一个“XX接班人”?

这种说法咱们听得太多了,好像每个领域都要有个“后浪”,但“后浪”真的能永远超越“前浪”吗?先说说这李玉乾。15岁,U18比赛里替补出场,能拿到接近两位数的分数,命中率还挺高,这确实不错。但别忘了,她姐姐可是李月汝,中国女篮的绝对核心。有了这层关系,李玉乾自然会被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压力可想而知。话说回来,中国篮球,尤其是女篮,一直都挺重视“苗子”培养。从早年的郑海霞到后来的姚明,再到现在的李月汝,每一个耀眼的球星背后,都离不开从小到大的系统训练和层层选拔。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能尽早发现有天赋的球员,集中资源培养。但问题也来了。

当我们把目光都集中在这些“希望之星”身上时,是不是忽略了其他同样努力、但天赋稍逊的球员?或者说,这种过早的“标签化”,会不会反而限制了她们的发展?就拿李玉乾来说,现在就把她定义为“李月汝妹妹”,甚至是中国女篮未来的内线希望,这真的好吗?一方面,这会给她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旦表现稍有起伏,就会被各种质疑声淹没。另一方面,这种“关系户”的标签,也可能会让她在团队中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对待,毕竟,人情世故在哪儿都存在。其实,篮球这项运动,除了天赋,更重要的还是努力和团队合作。一个好的球员,不仅要有出色的个人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团队意识。如果过分强调天赋,忽略了后天的努力和培养,那再好的“苗子”也可能会被扼杀在摇篮里。与普遍认知不同,中国女篮的崛起,靠的从来不是一两个超级球星,而是整个团队的努力和配合。

当年郑海霞身边有丛学娣、刘军,现在李月汝身边有王思雨、韩旭。一个人的强大,离不开整个团队的支撑。再说说全运会。全运会U18女篮预赛,说白了就是各个省份之间的较量。为了拿到好成绩,各队都会想方设法提升实力,包括引进优秀的年轻球员。李玉乾从东莞篮球学校转学到湖南雅礼中学,背后恐怕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当我们习惯性地将目光聚焦在这些“明星球员”的转会和表现上时,是否忽略了这些年轻球员背后的付出和牺牲?她们为了追逐自己的篮球梦想,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父母,承受着巨大的训练压力和心理压力。仅从湖南U18女篮这次预赛的表现来看,场均93.2分,净胜对手41.2分,这确实很厉害。

但别忘了,这只是预赛,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面对实力更强的对手,她们能否保持这样的状态?李玉乾又能否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些都还是未知数。中国女篮需要更多优秀的年轻球员,但更需要一个公平、公正、健康的篮球环境。与其过早地给她们贴上各种标签,不如给她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她们自由成长。毕竟,篮球之路还很长,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与其急功近利,不如静待花开。希望李玉乾能顶住压力,用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证明自己不仅仅是“李月汝妹妹”,而是独一无二的李玉乾。这大概才是球迷们真正想看到的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时光匆匆行者无疆

时光匆匆行者无疆

时光匆匆行者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