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出手了,俄罗斯在没提前打招呼,也未先发通告的情况下,就直接在日本海试射导弹,敲打小日本。 清晨的日本海还笼罩在薄雾里,一道橘红色火光突然从海面下窜出,紧接着轰鸣声才顺着海浪传到远处的渔船。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乌法”号柴电潜艇刚完成秘密航渡,就猝不及防地射出了“口径”巡航导弹,这一幕让正在附近巡逻的日本自卫队侦察机措手不及,连预警系统都慢了半拍。 导弹破水而出的瞬间,尾焰在海面上拉出长长的白色轨迹,几秒钟后就完成了姿态调整,贴着海面十几米的高度开始巡航。 行家们一眼就看出,这可是“口径”家的绝活儿!巡航的时候用亚音速涡喷发动机,省油省力地飞。 等离目标还有六十公里的时候,它就立马变脸,把没用的东西都扔掉,然后启动火箭助推,嗖的一下就冲到三倍音速,还能拐出“之”字形的路线来躲开拦截呢! 这种贴海飞行的战术让日本部署在北海道的雷达很难捕捉,等发现时导弹早已进入末端冲刺阶段,现有的反导系统根本来不及反应。 这次试射的“口径”导弹可不是孤军奋战,上个月刚入列波罗的海舰队的“斯塔夫罗波尔”号导弹舰也具备同款发射能力。 这艘21631型导弹舰虽然满载排水量还不到千吨,却装着8单元的通用垂直发射系统,除了“口径”,还能兼容“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堪称移动的“火力堡垒”。 俄军就是要用这种小而精的舰艇搭配潜艇,在日本海形成立体威慑网。 靶场那边的监控画面显示,导弹准确命中了1000公里外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目标,爆炸产生的烟尘在几十公里外都能看见,而俄罗斯国防部事后只用一句“例行训练”轻描淡写带过。 这种云淡风轻的态度比导弹本身更有威慑力。 有意思的是,就在试射前几天,日本还在高调测试新型电磁炮,号称能拦截高超音速武器,结果俄军直接用实弹演练给出了回应。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的反应,原本部署在岩国基地的“堤丰”导弹系统悄悄后撤了两百公里,显然不想被卷入这场针尖对麦芒的对峙中。 日本社交平台上已经炸开了锅,有网友吐槽自卫队的预警系统是“近视眼”,也有人担心北方四岛附近的俄军“棱堡”反舰系统会进一步封锁能源通道,毕竟宗谷海峡可是日本30%液化天然气进口的必经之路。 海面上的波纹渐渐平息,但“口径”导弹留下的威慑还在发酵。 这次不打招呼的试射,就像给日本提了个醒。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8艘战略核潜艇和15艘攻击型潜艇可不是摆设,只要需要,随时能在日本海掀起更大的风浪。 导弹的轨迹划过晨雾,也划清了实力的界限,在这片海域,沉默的威慑永远比高调的抗议更有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