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董事长发话了!表示:如果中国大陆强攻台湾,那么你们将会得到的将是一个“经济

纸上点将 2025-11-26 20:51:44

台积电董事长发话了!表示:如果中国大陆强攻台湾,那么你们将会得到的将是一个“经济死岛”!这是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给出的答案! 台湾半导体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依托政府资金和技术转移,逐步从组装代工转向设计制造。台积电作为龙头,专注晶圆代工模式,避开设计竞争,迅速占据先进制程高地。到2023年,其3纳米以下产能主导全球90%以上市场,工厂用电占岛内8%,日产值轻松破10亿美元。 这种垄断地位源于精密设备依赖:28纳米以上工艺60%靠美国应用材料和泛林集团,EUV光刻机全赖荷兰ASML供应。 全球买家如苹果和高通高度依赖,台湾出口中芯片占比超40%,直接拉动GDP两成以上。 然而,这种繁荣也暴露脆弱:岛内能源进口率高达98%,任何中断都可能瘫痪生产线。两岸经贸额已超3000亿美元,大陆是最大贸易伙伴,提供关键原材料和人才流动。 美国芯片法案虽注入数百亿美元,但要求台积电赴美建厂,成本飙升三倍,良率却难追平本土。 这种外部拉扯,让台湾半导体像夹心饼干,进退两难。地缘风险加剧,美军顾问甚至公开讨论摧毁设施防技术外流,凸显其工具化定位。 整体看,台湾芯片业虽耀眼,却深陷供应链瓶颈和政治漩涡,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连锁崩盘。 刘德音的表态源于2023年8月CNN专访,直指冲突场景下台积电将主动停摆,数据备份海外,设备进入保护状态,最终留给任何一方的是空厂房和中断链条。 他强调,这种中断对大陆经济冲击最大,因为中国正加速本土化,但短期内仍需台湾产能填补高端缺口。 言论一出,全球股市微颤,台积电股价短暂回调5%,买家紧急评估备用方案。 分析人士指出,这不仅是企业自保,更是向美方施压:别把我们当炮灰。 事实上,台积电已悄然调整,2024年加速日本熊本和德国德累斯顿布局,成熟制程产能外移三成,分散地缘隐患。 魏哲家接棒后,承认美厂“贵而难产”,但仍推进亚利桑那二期,预计2025年小规模投产。 刘德音的“经济死岛”论,实质反映产业焦虑:先进制程壁垒虽高,却易被破坏;大陆虽追赶迅猛,但融合需时日。 国际报告显示,ASML设备维护依赖大陆工程师,封锁下15% EUV机将瘫痪,进一步放大风险。 这种表态虽强势,却也暴露台湾在美中夹缝的尴尬:依赖美国技术,却畏惧大陆市场关闭。 总体而言,它像一面镜子,照出半导体业从技术竞赛转向地缘博弈的现实转变。 大陆半导体崛起提供鲜明对比,2025年华为海思已实现7纳米设计自主,麒麟9010芯片用国产EDA工具流片,性能跃升30%。 中芯国际14纳米良率达90%,7纳米DUV工艺进入验证,产能利用率95%。 上海微电子28纳米光刻机交付,14纳米设备系统集成测试中。 长江存储3D NAND闪存技术成熟,长鑫存储DRAM内存突破,中微公司刻蚀机出口海外。 这些进展构建全产业链:设计靠海思,制造中芯,封测长电科技。 成熟制程领域,大陆采用“以量换质”策略,车规级芯片出货年增120%,改写市场格局。 国产化率从2020年15%升至40%,光刻胶自给35%,大硅片60%。 政策支持下,ECFA框架延续优惠,台胞医保同等待遇吸引人才南下。 台湾经济高度外向,芯片出口占GDP20%,却80%销往美国,受关税和军售制约。 美国军售100亿美元,能源合同440亿美元,换来的是技术管制和“可摧毁”威胁。 大陆策略注重“非对称融合”,贸易依存度拉高至3000亿美元,远胜对抗壁垒。 半导体迭代从制程转向架构创新,大陆在开源和新兴计算上发力,台湾人才若融入,将放大协同效应。 全球视角下,任何绑架产业链的企图,都难挡复兴潮流。大陆始终推和平统一,但外部挑衅加速民意凝聚。 展望统一后,台湾半导体将借大陆平台,输出全球竞争力:继续依赖美国将陷被动,深度融入大陆链条则开创新局。 例如,长电与华为合作已见成效,产能利用率攀升,车规芯片供应稳增。 两岸企业联手,可在成熟领域称霸,在先进赛道互补,共同应对美欧壁垒。 这种路径不只经济,还关乎长远稳定,避免岛内“死岛”预言成真。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