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皮肤问题大揭秘!新手爸妈必知的11个要点
对于新手爸妈来说,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之余,面对新生儿娇嫩的皮肤问题,常常感到不知所措。新生儿的皮肤如同鲜嫩的花瓣,需要格外精心的呵护。下面就为新手爸妈们详细介绍新生儿常见的 11 个皮肤问题。
一、红斑
1. 表现:新生儿出生后 1 - 2 天内,可能会在头部、躯干及四肢出现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红斑,有时红斑上还会有黄色或白色的小丘疹。
2. 原因:这是由于宝宝出生后,外界环境刺激皮肤,导致皮肤血管扩张引起的,是一种生理现象,俗称“新生儿红斑”。
3. 处理方法: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1 - 2 天后红斑会自行消退,家长只需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即可。
二、黄疸
1. 表现:宝宝出生后 2 - 3 天,皮肤、巩膜(眼白部分)开始发黄,一般先从面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
2. 原因:主要是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导致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正常现象,而病理性黄疸则可能与感染、溶血等因素有关。
3. 处理方法: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 7 - 10 天自行消退,期间可适当增加宝宝的喂奶量,促进胆红素排出。如果黄疸出现过早、程度过重、消退延迟或退而复现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如蓝光照射等。
三、粟粒疹
1. 表现:在宝宝的鼻尖、鼻翼、颊部、前额等部位,可见到针头大小的黄白色皮疹,看起来像小米粒。
2. 原因:这是由于皮脂腺堆积形成的,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
3. 处理方法:不需要特别处理,几周后会自然消失。家长千万不要挤压或挑破,以免引起感染。
四、湿疹
1. 表现: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伴有瘙痒,宝宝可能会因瘙痒而烦躁不安、哭闹,常见于头面部,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
2. 原因:可能与宝宝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过敏、皮肤干燥等因素有关。常见的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花粉、尘螨等。
3. 处理方法: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避免过度清洗,可使用温和的婴儿保湿霜。如果是过敏引起的,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症状较轻时,可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症状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等药物治疗。
五、尿布疹
1. 表现:宝宝的屁股、会阴部等尿布包裹的部位出现红斑、丘疹,严重时可出现水疱、糜烂。
2. 原因:主要是由于尿布更换不及时,尿液、粪便刺激皮肤,加上局部潮湿不透气导致的。
3. 处理方法:勤换尿布,保持宝宝臀部皮肤清洁干燥。每次换尿布后,用温水清洗臀部,轻轻擦干,可涂抹护臀膏,形成保护膜。如果已经出现尿布疹,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有氧化锌等成分的药膏治疗。
六、脱皮
1. 表现:新生儿出生后 1 - 2 周,皮肤开始出现脱皮现象,以四肢、躯干较为明显,脱皮程度轻重不一。
2. 原因:这是因为新生儿皮肤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善,出生后从浸在羊水中的湿润环境转变为干燥环境,皮肤收缩,就会出现脱皮。
3. 处理方法: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家长不要强行撕扯脱皮,以免损伤宝宝皮肤,可让其自然脱落。同时,注意给宝宝涂抹婴儿润肤油,保持皮肤滋润。
七、痱子
1. 表现:在宝宝的额头、颈部、胸部、背部等多汗部位,出现密集排列的小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伴有瘙痒或刺痛感,宝宝可能会因不适而哭闹。
2. 原因:春夏季或高温环境下,宝宝出汗过多,汗液排出不畅,滞留在汗腺导管内,导致汗腺导管破裂,汗液外溢刺激周围组织,就形成了痱子。
3. 处理方法:保持室内通风凉爽,减少宝宝衣物,避免宝宝出汗过多。给宝宝勤洗澡,洗澡时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痱子水。洗完澡后,擦干身体,涂抹痱子粉或炉甘石洗剂。如果痱子合并感染,应及时就医。
八、胎记
1. 表现:胎记的种类多样,常见的有红色胎记(如鲜红斑痣)、青色胎记(如蒙古斑)、黑色胎记(如色素痣)等,形状、大小、颜色各异。
2. 原因:胎记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孕期环境、营养等因素有关。
3. 处理方法:大多数胎记对宝宝的健康没有影响,不需要特殊处理,如蒙古斑一般在宝宝学龄前会自行消退。但如果胎记生长迅速、颜色变化明显、出现破溃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等。
九、血管瘤
1. 表现:皮肤表面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的斑块,边界清晰,形状不规则,有的平坦,有的隆起,按压可褪色。
2. 原因:是一种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良性肿瘤,具体病因尚不明确。
3. 处理方法:部分血管瘤有自行消退的可能,但需要密切观察。如果血管瘤生长迅速,影响美观、功能或有出血、感染等风险,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血管瘤的类型、部位、大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等。
十、皮肤干燥
1. 表现:宝宝皮肤看起来粗糙、脱屑,严重时会出现干裂,触摸时有砂纸样的感觉。
2. 原因:新生儿皮肤的角质层薄,皮脂腺和汗腺发育不完善,皮肤水分容易流失,加上外界环境干燥等因素,就容易导致皮肤干燥。
3. 处理方法:每天给宝宝涂抹温和、无刺激的婴儿润肤霜,尤其是在洗澡后 3 分钟内涂抹,可有效锁住皮肤水分。室内可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在 50% - 60%左右。
十一、蚊虫叮咬
1. 表现: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红肿、瘙痒的小包,中央可能有针尖大小的瘀点。
2. 原因:蚊虫叮咬时,会将唾液注入宝宝皮肤,其中的毒素和抗凝血物质会引起宝宝皮肤的过敏反应。
3. 处理方法: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涂抹止痒,避免宝宝搔抓,防止皮肤破损感染。如果症状严重,出现水疱、脓疱等,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同时,要做好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电蚊拍,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带宝宝外出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