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轮胎品牌价值25强揭晓:山东企业首次跻身前十,取代日本东洋轮胎
2025年5月消息:知名独立第三方品牌估值、战略咨询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了《2025年全球轮胎品牌价值榜》。上榜的25个品牌总品牌价值同比增长5.3%至388.2亿美元。
从上榜品牌数量来看,中国排名第一,共有6个。其次是日本、印度各有4个,美国、韩国各有3个,法国、德国、意大利、新加坡、芬兰各有1个。但从品牌价值来看,日本排在榜首,品牌占比28.6%;紧随其后的是法国22.6%、美国12.1%、德国10.7%,中国排名第五,品牌总价值从27.6亿美元小幅提升至28亿美元,占比7.2%。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也反映出中国轮胎产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尽管产量占据全球三分之一,但国际话语权不足仍是短板。不过可以看到,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配套需求的增长以及海外市场的持续扩张,中国轮胎品牌通过技术合作、绿色转型及精准市场定位,逐步从“成本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赛轮(Sailun)就是最好的例证,今年品牌价值同比增长13%至9.0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5亿元),超过了日本东洋轮胎(Toyo Tires),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强,并再度蝉联中国最具价值轮胎品牌。
公开资料显示:赛轮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山东青岛,作为国内首个出海建厂的轮胎企业,已在越南、柬埔寨布局,也是第一家在北美布局产能的中国轮胎企业,墨西哥工厂预计今年上半年投产。此外,投资18亿元的印尼工厂计划2025年投产。截至目前,公司共规划建设年生产2765万条全钢子午胎、1.06亿条半钢子午胎和44.7万吨非公路轮胎的生产能力。
去年,赛轮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42%至318.0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1.42%至40.63亿元。轮胎产量7481.11万条,销量7215.58万条,分别同比增长27.59%和29.34%,销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赛轮,上榜的中国品牌还有玲珑轮胎(12)、森麒麟(19)、正新轮胎(22)、贵州轮胎(24)、三角轮胎(25)。其中,玲珑轮胎以7.9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排在第12位。
去年9月,位于塞尔维亚的中国轮胎首个欧洲工厂“欧洲玲珑”正式量产。这也是玲珑第二个海外工厂,总投资9.9亿美元、年产能1362万条高性能子午线轮胎。而在前一个月,公司宣布启动欧洲玲珑二期扩建项目,总投资6.45亿美元。扩建项目完成后将新增年产各类高性能子午线轮胎110万条。
贵州轮胎是榜单“新面孔”,品牌价值增长31.2%至2.6亿美元。作为全球商用轮胎领先企业之一,今年1月成功入选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灯塔工厂”名单,成为全国轮胎行业首家、贵州省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排在榜单1-9位的分别是法国米其林、日本普利司通、德国大陆、美国固特异、美国邓禄普、意大利倍耐力、韩国韩泰轮胎、日本优科豪马、新加坡佳通轮胎。与去年相比没有发生变动。
韩泰轮胎、优科豪马的品牌价值均增长了23%。前者专注于高端定位,iON evo系列作为原装配套(OE)轮胎,已应用于保时捷Taycan、宝马i系列、奥迪e-tron等高端电动车型。后者得益于大尺寸高利润消费者轮胎销量增加和有效的定价策略,2024年实现营收10947亿日元,净利润749亿日元,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1.5%。
大陆、邓禄普的品牌价值则出现下滑,前者轮胎子集团2024年销售额138.61亿欧元,同比下滑1%。后者原本由固特异和住友(SRI)共同持有,5月7日,固特异宣布完成将其对邓禄普品牌的权利(涵盖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出售给日本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SRI)的交易。
米其林连续第八年蝉联全球最具品牌价值轮胎品牌,品牌价值同比增长11.3%至87.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4亿元)。根据财报显示:米其林集团去年销售额271.93亿欧元,净利润18.9亿欧元,同比分别下降4.1%和4.7%。
尽管销量出现下滑,但18英寸及以上尺寸乘用车轮胎(占米其林品牌乘用车轮胎销售达到65%)、矿业轮胎、飞机轮胎等细分领域表现出色。汽车与两轮业务线营业利润率达到13.1%。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