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汶川女警揭衣露乳哺育9婴,归来连升四级,最后结局泪目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来得太猛,四川大地裂开,房屋倒塌,江油、北川一带满目疮痍。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救援队伍从四面八方赶来,党员民警冲在最前。蒋晓娟那时是江油市公安局巡警大队的一名普通民警,刚生孩子半年,本该在家带娃,可她是共产党员,听到号召就收拾行囊,交给父母照看儿子,跟着队伍直奔重灾区。 灾区情况惨烈,通讯断了,道路堵了,物资紧缺。安置点里,受伤群众挤在帐篷,婴儿没了母亲的奶,饿得直哭。蒋晓娟负责巡查和分发物资,每天从早忙到晚,先清点救济粮,再帮着登记伤员。奶粉供应跟不上,医生说这些小家伙再不吃奶,就危险了。她自己还在哺乳期,想起自家孩子,也心疼这些孤零零的婴儿。 就这样,蒋晓娟决定用自己的奶喂他们。第一天,她抱起一个六个月大的男婴,解开衣服让他吮吸。周围人起初有点尴尬,可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说这是救命的善举。接下来二十多天,她轮流喂了九个婴儿,从两周到四个月不等。灾区条件苦,余震不断,她一边喂奶,一边还得参与其他救援,分水发粮,帮着安抚家属。她的举动被记者拍下,那张照片一传开,全国网友都叫她“警察妈妈”。 这事不光是个人行为,更是党员在危难关头的担当。蒋晓娟说,她做这些,就跟照顾自家孩子一样,没多想回报。灾区渐渐稳定,救援任务结束,她返回江油。组织很快注意到她的表现,公安部给她颁发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中组部追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还进了感动中国候选名单。这些肯定,让人看到基层民警的真本事。 更让人意外的是岗位调整。她从普通民警连升四级,直接到江油市公安局副政委。这在当时挺少见,外面有些议论,说是不是太快了,有没有公平问题。蒋晓娟没多辩解,她在会上说,一切源于职责,升职是组织信任,她得加倍干好工作。事实证明,她没让大家失望。新岗位上,她抓队伍建设,带基层民警巡逻,社区安全工作一步步上台阶。党员就是这样,荣誉是鞭策,不是终点。 十七年过去,那些被她喂过的婴儿都长大了。有的上大学,有的进公司,他们通过媒体或走访,找到蒋晓娟,带去感谢信和照片。有一个男孩说,小时候记忆模糊,但那份温暖让他懂事早。蒋晓娟看着他们,眼睛湿了,说自家儿子也大了,大家一起过日子。这样的重逢,让人鼻子发酸。灾区重建了,生活平淡了,可这份恩情像种子,根深了。 蒋晓娟如今还是江油市公安局副局长,工作照旧,低调度日。她常说,生活简单点好,当警察就得为群众多操心。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大灾大难面前,普通人也能顶天立地。党员民警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实打实的守护者。组织培养她,她回报社会,这循环就是力量源泉。 回想那场地震,全国一盘棋,救援速度快,恢复也稳。蒋晓娟的举动,不过是无数奉献中的一朵浪花。可正因为这些点滴,才筑起防灾救灾的铜墙铁壁。今天,我们过上安稳日子,多亏了当年那些不眠不休的日子。她的经历接地气,就跟邻家大姐一样,提醒大家,责任不是空话,得落实到行动上。 十七年弹指一挥,那些婴儿的笑脸,如今成了大人模样。蒋晓娟的坚持,没换来大富大贵,却赢了人心。结局泪目,不是因为遗憾,而是那份跨越时光的深情。党员的初心,本就该这样朴实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