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以为稀土管制能按住荷兰,没想到人家反手就把中低端DUV光刻机也禁了,连老设备维

山河又月明 2025-11-07 15:17:50

都以为稀土管制能按住荷兰,没想到人家反手就把中低端DUV光刻机也禁了,连老设备维修都卡脖子。这波操作看着够刚,实则更像慌不择路的孤注一掷。 荷兰这波把中低端DUV光刻机都纳入禁令的操作,看着是跟稀土管制对拼的硬气,实则根本是焦虑到没招的乱出牌,从头到尾都透着股慌神的味道。 要知道光刻机这行当里,ASML本来是握着绝对话语权的,尤其是EUV光刻机,全球就它一家能造,之前盯着5纳米以下的高端市场卡脖子,好歹还能说是为了维持技术霸权,可2024年9月7日生效的新禁令,连NXT:1970i、1980i这些浸润式DUV机型都要许可证,连带着老设备的维修备件都卡,这就不是战略布局,纯属急眼了。 先说说这DUV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别以为它不如EUV就不重要。全球六成以上的芯片都是靠DUV造出来的,小到手机充电器里的普通芯片,大到汽车中控的核心芯片,从7纳米到130纳米的制程全靠它覆盖,真正是芯片产业的"中坚力量"。 之前荷兰只禁EUV,想着拿捏高端芯片制造,可架不住中国企业靠着DUV照样玩出花样,改进工艺后连7纳米芯片都能生产,这就让荷兰坐不住了。更关键的是,DUV技术本来是ASML自家的家底,早年根本不用看美国脸色,现在为了跟风限制,硬是把自己的摇钱树给捆上了,这操作着实让人看不懂。 要说慌,最先慌的其实是ASML。这家公司2023年财报里明明白白写着,中国大陆市场占了它光刻系统销售额的29%,比上一年涨了15个百分点,到2024年第一季度更夸张,直接冲到49%,把中国台湾和韩国这两个老主顾都甩在了后面。要知道中低端DUV可是ASML的营收主力,光华南地区的维修中心,之前番禺海关一年就要监管超1037种备件,货值超过6450万元,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生意。 禁令一出来,ASML股价当天就跌了超5%,从2024年7月到现在累计跌了近30%,瑞银直接把评级从"买入"调成"中性",还预测它2025年在华收入要降24%,2026年再降11%。ASML现任CEO富凯都忍不住吐槽,这限制是不明智的,纯属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荷兰政府敢这么干,说白了是被美国推着走,但推得太急,连自家企业的死活都顾不上了。2023年10月美国加码管制后,就逼着荷兰把DUV的零部件和技术也纳入限制,这次干脆连整机和维修都堵死。 可他们忘了,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2023年市场规模342亿美元,占了全球30.3%,连续四年第一,单是光刻机进口就花了87.4亿美元,其中83%都进了ASML的口袋。现在突然断供,相当于主动把这么大的市场拱手让人,日本的尼康、佳能早就盯着这块肥肉,就等着ASML退出后补位,荷兰这波纯属给竞争对手送温暖。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维修卡脖子这招,简直是自毁长城。DUV设备本来就娇贵,一般6个月就得维护一次,部件老化得及时换,之前ASML在华南建维修中心,就是为了满足广州、深圳、珠海等地晶圆厂的需求,光2021年维修出仓的货值就超2420万元。 现在连备件都不让运,国内那些已经进口的DUV设备就成了"没娘管的孩子",中芯国际那些28纳米产线的设备要是趴窝,损失可不是小数目。但荷兰好像忘了,ASML前任CEO温宁克早说过,"完全孤立中国是没有希望的,不分享技术他们就自己研究",这话现在正在变成现实。 中国这边早就没坐等着被卡,国产替代的步子一直没停。2023年中国芯片进口额比2021年少了近20%,到2025年上半年,芯片产量直接冲到2071.1亿颗,同比涨了28.9%,除了高端芯片,中低端基本都能自己造了。 光刻机方面,上海微电子已经推出了国产光刻验证机,虽然还没到EUV的水平,但7纳米以上的制程完全能覆盖,刚好能接住DUV被禁后的市场缺口。荷兰显然是看到了这苗头,怕再不限制,连中低端的技术优势都保不住,才急急忙忙把禁令范围扩大,可这种做法根本是本末倒置。 要知道半导体产业是出了名的全球化,ASML的一台光刻机里有上万个零部件,得靠全球数百家供应商配合,现在硬生生把最大的市场排除在外,不仅自己的营收受影响,还会连累整个供应链。 说白了,荷兰这波操作就像手里攥着好牌却瞎打,本来靠着DUV还能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顺便维持技术影响力,结果被焦虑冲昏了头,非要跟着美国搞封锁。 现在好了,ASML股价跌不停,中国的国产光刻机反而加速突破,连维修备件都开始找替代方案,等哪天中国自己的DUV能批量生产,荷兰再想回头可就没机会了。这种既伤自己又拦不住别人的操作,说不是慌不择路的孤注一掷,实在找不出更贴切的形容了。 信息源——中国经营报《荷兰出口管制覆盖“先进DUV备件” 暂不影响中国境内已进口光刻机维修维护》

0 阅读:60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