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贸易断裂,巴西方面提出无理要求! 说白了,就是巴西坚持要对中方非织布行业进

冷紫叶 2025-11-06 12:52:03

中巴贸易断裂,巴西方面提出无理要求! 说白了,就是巴西坚持要对中方非织布行业进行反倾销调查,不顾巴西人民日常生活需要,只是盲目的针对中国进行制裁,这一点就是鼠目寸光。 2025年10月底,中国进口商突然暂停了180万吨巴西大豆的新订单,没等巴西粮商缓过劲来,巴西外贸秘书处就急急忙忙发了公告,宣布要对中国的非织布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的产品足足覆盖23个税号,从普通合成纤维非织造布到经过特殊处理的品类全包含在内。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两件事的关联,当初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把原本给美国的大豆订单转给了巴西,这下可让巴西粮商飘了,他们觉得中国离不开巴西大豆,甚至误以为中国在巴西港口、铁路的投资形成了“绑定效应”,于是集体坐地起价。 可他们完全算错了中国的底线,大豆到岸价一路飙升,直接把中国加工企业的利润压到了每吨亏50元的地步。中粮、益海嘉里这些企业干脆停了12月到次年1月的订单,这一下就让巴西少赚了近12亿美元。 更狠的是,中国转头就跟阿根廷签了大单,那边的大豆到岸价便宜30到40美元,加工利润能到200元一吨,谁还愿意当冤大头。 巴西大豆产业链乱了套,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只能把对华出口预测从1.1亿吨砍到9500万吨,嘴上说着“短期利润牺牲了长期信任”,行动上却没吸取教训。 他们不敢对大豆贸易本身怎么样,毕竟大豆占巴西农产品出口的35%,而中国买走了其中60%以上,这可是实打实的经济压舱石。于是就挑了非织布这种相对小众的品类下手,既想发泄不满,又怕彻底惹恼中国,这种畏首畏尾的报复恰恰暴露了底气不足。 说起来这反倾销调查的由头也牵强,公告里说早在4月30日就收到了国内行业协会的申请,可偏偏选在大豆订单黄了之后发布,时机拿捏得太刻意。 巴西本土非织布产业确实有困难,今年前9个月开工率降到了65%,比去年跌了12个百分点,还有3家小厂直接关门。但这根本不是中国产品“倾销”导致的,核心问题是巴西自身工业竞争力跟不上。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非织布生产和出口国,不管是价格还是技术都有优势,尤其是医疗防护这类高端领域,质量过硬还实惠,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不是什么“恶意竞争”。 最荒唐的是,这个调查最后很可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巴西下游企业早就离不开中国的非织布了,就说他们最大的纸尿裤品牌“派乐”,40%的原料都来自中国。 调查消息一出来,不少口罩厂、卫生用品厂的负责人都慌了,生怕后续原料涨价或者断货。这些成本最后肯定要转嫁到普通民众身上,要么是纸尿裤、口罩涨价,要么是货架上出现断供,活生生让本国民众为贸易保护主义买单。 巴西其实该好好想想,中国这些年早就不是只能依赖单一供应国的状态了,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中国一直在建“供应链防火墙”,大豆进口来源国已经扩展到15个,新增了乌拉圭、巴拉圭这些选项,就算没有巴西还有阿根廷顶着。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现在的大豆储备够撑3个多月,饲料企业还提前换了原料,用棉籽粕、菜粕替代豆粕。这些布局不是针对巴西,而是长期战略,可偏偏就让巴西的“不可替代”神话碎了。 再看看中巴贸易的整体盘面,前10个月中国对巴西出口的中间品就有2168.6亿元,增长了11.8%,占出口总值的一半还多。纺织品、汽车零配件这些产品都是巴西产业急需的,双方本来是互补的关系。 中国商务部之前就说过,频繁搞贸易保护会阻碍正常的贸易秩序,巴西自己也有过审慎处理的例子,比如之前对华热轧钢板调查最后就没实施反补贴措施。可这次非要盯着非织布较劲,完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更有意思的是,巴西近期不光查非织布,之前还对尼龙长丝收了临时反倾销税,对聚酯短纤做了终裁征税,密集的动作反而显得心虚。 他们好像忘了,中国市场的体量摆在这儿,真要搞贸易对抗,依赖资源出口的巴西只会更被动,大豆订单的变动已经给了教训,非要在非织布上再踩坑,这不是鼠目寸光是什么。 说到底,贸易合作讲究的是互利共赢,中国需要稳定的农产品供应,巴西需要靠谱的工业产品和庞大的市场,本来是双赢的局面。 可巴西非要用反倾销这种手段撒气,不顾本国企业和民众的实际需求,最后只会让自己的产业链更脆弱,还伤了两国的合作根基。要是真把中国逼得进一步扩大替代来源,最后后悔的肯定是他们自己。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