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之前为了向英国和日本示好,突然就取消了和中国合作的100亿美元巴加莫约港

茂盛楼兰 2025-11-03 11:21:17

坦桑尼亚之前为了向英国和日本示好,突然就取消了和中国合作的100亿美元巴加莫约港项目,可六年过去了,港口还是一片空地,2025年10月,坦桑尼亚政府干脆拿出220亿先令,又来请中国企业参与这个项目!这是何必呢? 巴加莫约港项目最初被视为东非的“明星工程”,是坦桑尼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13年坦桑尼亚政府与中国签署了协议,计划由中国投资100亿美元建设一个集深水港、铁路、工业园于一体的综合枢纽,设计年吞吐量达2000万标箱,建成后能直接带动坦桑尼亚GDP提升3%,创造几十万个就业岗位,妥妥的“非洲新加坡”蓝图。 当时中坦合作正热,这项目更是“一带一路”在非洲的标杆落子,中方团队早早进场勘测动工,连奠基仪式都热热闹闹办过了。 谁料2019年剧情急转直下,马古富力政府突然以“条款剥削性强、损害国家主权”为由单方面撕毁合约,嘴上喊着要公平合作,转头就给英国和日本抛去橄榄枝,那会儿英日倒是热情,英国国际发展署、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立马递上橄榄枝,大谈“无附加条件援助”,把坦桑尼亚哄得以为捡着了更划算的买卖。 可现实哪是PPT里画的饼?六年过去,巴加莫约港还是一片荒地,别说深水泊位,连块正经地基都没打出来,当初工地的铁皮堆在草丛里都锈透了。 英日的承诺早成了空头支票,英国喊了六年的基础设施基金至今没到过账,所谓合作顶多停留在贸易协定上,实际投资额才19亿美元,连零头都不够。 日本更有意思,除了搞些短期培训的小额合作,连份正经的港口建设书面方案都没提交过,所谓的“技术支援”撑死了帮着建个小型码头,坦桑尼亚这波抱大腿纯属热脸贴了冷屁股,原以为能借英日的名头抬高身价,结果把自己架在了半空,成了东非的笑话。 而且,折腾这一圈的代价可不小,2020年受项目停滞和疫情双重打击,坦桑尼亚GDP增速从之前的7%暴跌到2%,即便后来慢慢恢复,2024年也才爬到5.5%,连东非6.1%的平均增速都没赶上,外贸更是直接少了12%,沿海渔民盼着港口卖货的念想彻底泡汤,收入比预期少了三成多。 最要命的是外资信心崩了,2019到2021年外资流入直接骤降四成,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显示,坦桑尼亚在非洲外资吸引力指数里掉了五位,直接被肯尼亚、卢旺达反超,那些原本想来建工厂的企业一看这反复无常的架势,全打了退堂鼓,这信任裂痕可不是补补就能好的。 直到2025年10月,坦桑尼亚政府终于扛不住了,掏出220亿先令(约合900万美元)启动资金,又回头来请中国企业接手,这波操作也是没谁了,当初嫌99年运营权长、条款苛刻,如今不仅得自己掏启动钱,还得用上中国的智能港口新技术——集装箱自动识别、卡车无人驾驶,连装卸桥都装了“防猴咬”传感器,毕竟上次停工时狒狒啃光缆的教训太深刻了。 更讽刺的是,港口还没建完,周边工业园就先招来三家中国电动车厂,当地年轻人终于不用背井离乡找活干,这场景早六年就该有了。 说实在的,坦桑尼亚这出“反复横跳”的戏码,本质上是把外交投机当成了经济筹码,当初听了西方媒体债务陷阱的忽悠,又架不住英日的口头诱惑,就贸然撕毁合约,压根没掂量自己的需求和对方的实力。 要知道,巴加莫约港这种千亿级的基建项目,得有真金白银的投入、成熟的技术体系和高效的执行能力,英日自己要么忙着收缩预算,要么陷入经济停滞,根本没心思也没能力接这摊子活儿,反观中国从坦赞铁路到基甘博尼大桥,几十年的合作摆在那,从来都是签了约就落地,投了钱就见效。 如今坦桑尼亚总算想明白了,发展不是喊口号,靠谁、信谁、跟谁走,从来都得看实打实的行动力,折腾六年,丢了GDP、失了民心、毁了信誉,最后还是得回头找中国,这220亿先令更像笔“后悔费”,希望这回坦桑尼亚能踏实下来,别再把好好的发展机遇当成外交筹码折腾。 毕竟,在基建这件事上,能拿出真金白银、真技术、真效率的伙伴,可不是随便就能找着的。

0 阅读:0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