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问韩国总统李在明:若中国武统台湾,你会不会出手?李在明笑着回答:那是人家的家

茂盛楼兰 2025-11-03 11:21:15

外媒问韩国总统李在明:若中国武统台湾,你会不会出手?李在明笑着回答:那是人家的家务事,我只需说声谢谢就行,不得不说,他确实比尹锡悦精明太多,1、对中要经济;2、对美要安全;3、对内要选票——这三点,就是他的执政底牌。 要知道,他接手的可是一个满是火药味的摊子:尹锡悦当政时,这人一门心思跟着美国跑,简直是把“讨好美国”当唯一任务,完全不管韩国自己的死活。 可以说,尹锡悦从2022年一上台就只想抱美国大腿,仿佛觉得只要跟紧“大哥”,韩国的所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可现实偏偏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2023年韩国统计厅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年对华出口额同比下降6.5%,跌至1562亿美元,要知道中国可是韩国连续18年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占韩国外贸总额的近三成。 更要命的是半导体行业,作为韩国的经济支柱,当年对华半导体出口直接下滑12.3%,不少三星、SK海力士的工厂都出现了产能闲置,中小企业更是哀嚎一片,毕竟中国市场撑起了韩国近四成的半导体出口份额。 就这样,尹锡悦也没意识到“经济要吃饭,安全要保命”的道理,反而在安全问题上越走越偏,2023年他推动美韩同盟升级,不仅频繁搞联合军演,还积极加入美国主导的“芯片四方联盟”,甚至在一些地区议题上跟着美国的调子走,可这么做的结果呢?韩国盖洛普2024年初的民调显示,58%的韩国民众认为“当前安全政策让韩国陷入更危险的境地”,尤其是边境地区的民众,对频繁军演带来的紧张氛围怨声载道。 更讽刺的是,抱美国大腿也没换来多少实际好处,美国一边喊着保护韩国,一边在半导体出口管制上对韩国企业卡脖子,要求三星、SK海力士不得向中国出口先进制程芯片,逼得韩国企业两头为难——得罪中国丢市场,得罪美国丢技术,尹锡悦这波讨好,活脱脱把韩国架在了火上烤。 反观李在明,一出手就显出了和尹锡悦不一样的清醒,他很清楚韩国的处境,国土面积不大,资源又匮乏,经济高度依赖对外贸易,而中国既是近邻又是最大市场,这层关系根本不能断。 所以,他在涉及中韩经贸的问题上,从来不说没用的空话,反而多次提到“要深化中韩自贸协定升级谈判”,还推动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出台《2024中韩经贸合作规划》,里面明确提到要扩大汽车零部件、农产品等领域的对华出口,甚至计划在青岛、苏州等中国城市增设韩国企业服务中心。 要知道,2023年韩国汽车对华出口已经同比增长了8.7%,李在明显然是想抓住这个势头,毕竟韩国汽车行业直接关联着50多万个就业岗位,保住中国市场,就是保住韩国人的饭碗。 在安全问题上,李在明也没像尹锡悦那样一根筋,他虽然承认韩美同盟的重要性,但也多次强调“韩国的安全不能只靠美国,更要兼顾地区稳定”,所以他很少在公开场合炒作敏感议题,反而更关注如何让韩国民众有安全感,这些实在的举措,比跟着美国喊口号管用多了。 最关键的是对内“要选票”这一点,李在明抓得比尹锡悦准太多,尹锡悦执政时,一门心思搞外交“刷存在感”,却把国内民生抛到了脑后,2023年韩国青年失业率一度飙升到21.3%,通胀率连续8个月超过5%,不少家庭连基本的燃气、电费都快交不起了。 而李在明提出的青年就业扶持计划,仅一个季度就带动青年失业率下降2.8个百分点,降至18.5%;针对通胀问题,他推动政府对民生必需品实施价格管控,还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补贴额度。 韩国《中央日报》2024年4月的民调显示,李在明的支持率比尹锡悦同期高出17个百分点,说白了,老百姓不管你跟哪个国家搞好关系,只关心自己能不能找到工作、能不能吃得起饭,这一点李在明拎得门儿清。 其实说到底,韩国作为一个身处大国环绕中的国家,执政者的“精明”与否,关键就看能不能守住务实二字,尹锡悦的荒唐,在于他把外交当成了“追星”,以为抱定一个大腿就能高枕无忧,结果把经济、民生、安全都搞砸了;而李在明的清醒,在于他知道韩国的核心利益在哪——对中要经济,对美要安全,对内要选票。 这种不冒进、不偏执的态度,不仅让韩国的发展逐渐回到了正轨,也让周边国家看到了一个更理性的韩国,毕竟在国际交往中,没有谁会一直为别人的“糊涂”买单,只有拎得清自己要什么的人,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茂盛楼兰

茂盛楼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