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华人直言:中日若再战,日本先问自己撑不撑得起

蕊蕊聊过去 2025-11-01 16:56:10

一位日本华人曾发话:“现在中国若再战日本,撑不了14年”。其实不是中国“能撑多久”,而是:今天的日本,还有“撑”的资格吗? 东海波涛汹涌,一场旧账重提的争端悄然升级,谁的底线先现裂痕?东京街头,一位在日华人直言不讳:中日若再开战,日本撑不过十四年。这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直戳要害——不是中国能扛多久,而是日本这身板儿,还配得上“撑”这个字眼吗? 东京的华人圈子里,总有那么些话题一聊起来就收不住。一位在日多年的华人企业家,在一次社区聚会上抛出这么一句:“现在中国要是再跟日本打,日本撑不了十四年。”他不是信口开河,而是这些年亲眼瞧见日本的家底儿——从超市货架空荡荡,到工厂生产线卡壳,全是全球化链条一扯就断的迹象。这话传开后,大家都觉得,这不是简单比拼军力,而是看谁的根基更牢靠。   中国这些年稳扎稳打,经济腾飞,军力护航海疆,日本表面光鲜,里子却薄得像纸。回想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踏进中国大地,八年抗战,我们中国人民用血肉筑起长城,才把侵略者赶出去。那段屈辱史,谁也不想重演。今天,中国奉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日本某些势力总爱旧事重提,炒作对抗。 而且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最新数据,2025财年热量基粮食自给率还是卡在38%,连着第四年没动弹。大豆自给率25%,小麦16%,油料作物更惨,只有3%。这意味着,日本老百姓的口粮,六成以上得靠海外运来。一旦海运线出岔子,超市里米面油盐眨眼就断货。专家算过账,扣掉进口种子和化肥,实际保障水平可能跌到10%不到。中国这边粮食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自给率超95%,旱涝保收,哪像日本这么悬着心过日子。 除此之外,工业命脉也悬,麻省理工的报告显示,日本稀土对外依赖近100%,钴超80%,锂逾95%。这些玩意儿是新能源车和电子产品的命根子,全靠进口。汽车业吹得天花乱坠,可每辆车里的永磁体都得从国外淘。日本还想自组F-35战斗机,结果成本比直接买整机高出一大截,每架组装价128百万美元,对比标准价82.5百万美元。国防工业这么被动,长期拉锯战里,零件一断,飞机就趴窝。 能源这块儿更戳心窝,日本号称石油储备足足200天,政府库存90天,私人70天。可这些油库和炼厂,全挤在沿海,成了活靶子。日耗量那么大,风吹草动就得勒裤腰带。中国能源进口渠道多,多元化布局,核电风电齐头并进,韧性十足。日本的炼油设施一遭殃,整个国家灯火通明就成过去式。 防空系统听着先进,03式导弹能盯上百个目标,可日本地形狭长,两千四百公里海岸线,防御网漏风漏雨。港口工业区覆盖不全,关键节点总有死角。中国海军蓝水护航,防空体系立体,维护主权游刃有余。 最要命的还是人。总务省数据,2025年65岁以上老人就业率高达25.2%,每四个老头儿里就有一个还在干活儿。航空业更惨,四成员工超五十岁,劳动力高峰早过,15到64岁群体直线下滑。战时拉人头,工厂轮班都凑不齐。中国人口红利还在,劳动力充沛,教育培训跟上,生产力源源不断。 这些毛病不是孤立的,全搭在全球化红利上。贸易99%靠海运,航道一封,粮食断、工厂停、能源黑、人心散。日本的“强大”,不过是和平时期的借光,一遇风雨,就现原形。中国这些年,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军力服务和平,粮食能源工业人力,全方位硬气。讨论“中国撑多久”,纯属扯淡,日本先问问自己,有没有资格“撑”下去。 未来,中日应多谈经贸、多走人文,少点军演、多点互信。唯有如此,东亚才能太平盛世。

0 阅读:126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