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最后的结果,在中美巨额关税下,中美贸易已经清零,接下来中美只有两种结果。 中美关税壁垒层层加码,货物贸易额直线下滑九成有余,港口冷清,企业订单锐减。眼下这份“清零”账单摆在眼前,两国前路是彻底脱钩痛失互补,还是重回谈判桌谋求共赢? 中美经贸本是互利双赢的伙伴关系,可自2018年美方启动加征关税以来,这份合作就蒙上层层阴影。到2025年,美方对华商品关税平均税率已达57.6%,部分品类如注射器和锂电池税负超百点。中国为维护正当权益,对美大豆、禽肉等农产品实施对等措施,税率一度升至34%。结果呢,双边贸易额从2024年近6883亿美元的高峰,滑落到不足千亿的低谷,基本清零。美方数据北美出口下滑12.6%,中国海关统计显示对美出口锐减九成以上。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实打实的经济阵痛。 而贸易摩擦升级的根子在于美方单边主义抬头。2025年2月,美方以芬太尼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3月又翻倍至20%,4月进一步加征34%所谓“对等关税”和50%额外税率,总关税堆叠到54%以上。中国不得不回应,限制部分美能源和农产品进口。10月10日,美方又放话从11月1日起额外加100%关税,外加软件出口管制。这轮轮加码,直接让供应链断裂,全球物流链条松动。北美货物贸易预计全年萎缩9.6%,亚洲虽稳健,但中美间订单流失,企业转向第三方市场,成本水涨船高。 老百姓日子最实感,美方农民大豆出口对华量在前半年仅剩1.5亿蒲式耳,较上年减八成,收入下滑两成。超市海虾价格每磅多出3美元,消费者多掏腰包。中国这边,饲料原料转向巴西,运输费涨15%,菜篮子支出月均增50元。企业更难熬,华为2019年遭实体清单后,芯片供应中断,手机出货从2.4亿台降至低谷,好在六年迭代,2025年鸿蒙系统覆盖超1亿台,兼容率达95%。苹果等美企在华工厂订单缩水,迁厂越南延期三月。 清零的贸易账单摆在那儿,接下来中美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僵持到底,彻底脱钩;要么各让一步,重回谈判桌。话说第一种路子,坚持高壁垒到供应链全分离,那对两边都是苦药。美方农场倒闭率超15%,医疗器械销量腰斩,半导体迁厂耗资百亿。中国企业虽加速本土化,新兴市场订单增三成,但物流延时推高保险费,饲料颗粒配比调整频频。全球看,世贸组织预测2025年货物贸易降0.2%,若不确定性加剧,最高跌1.5%。老百姓买东西贵了,企业生意少,民生负担重,这脱钩不是出路,而是死胡同。 从经济大势看,中美谁也离不开谁。中国14亿人口市场吸纳美优质农产和高精设备,美方依赖中国制造链,从纺织到电子皆然。2024年双向投资存量超2600亿美元,合作领域拓宽,惠及两国发展。中国不刻意追求顺差,服务贸易快速增长,互为机遇而非威胁。美方单边加税,干扰多边贸易体制,中国立场一贯: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白皮书说得清楚,中美经贸本质是互利共赢,美方保护主义抬头,只会自损八百。 而历史证明,谈判总能找出路。2020协议开通牛猪肉和水果通道,美农户受益,中国餐桌多选择。眼下新协议落地,稀土畅通助协作,税率下调促回暖。长远,坚持平等互利磋商,就能重塑稳定格局。两国人民共享红利,企业稳健前行。中国始终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开放合作,优化营商环境,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迭代,知识产权保护强化。脱钩损人害己,对话方为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