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桑植县三个村民上山砍柴,看到一对男女坐在岩石上,三人惊呼:“这不是土匪覃国卿吗,十几年过去了,他怎么还活着?” 这天,三人沿熟路走到离九天洞两里的“鹰嘴岩”下,刘满生突然驻足扯李开祥衣角。岩石背风处坐着一男一女:男子穿补丁蓝布褂,头发乱如枯草,正刮鞋底泥;女子裹灰黑头巾,抱膝警惕张望。“看他右眉……”李开祥压低声音,那道黑痣与县武装部通缉令上“覃国卿特征”完全一致! 三人浑身发冷,柴刀险些脱手。李开祥强压颤抖递眼色,借树木掩护猫腰退到百米外,才撒腿往公社跑,边跑边喊:“见到覃国卿了!快报民兵队!” 利福塔公社民兵队长陈昌元,曾是湘西剿匪老兵,1950年参与过桑植剿匪,深知覃国卿凶残。上午八点多,他正组织民兵训练,听闻呼喊立即放下器材:一边让通讯员向县武装部求援,一边集结32名民兵,带步枪、手榴弹和柴刀赶赴青崖坡。 到鹰嘴岩时,那对男女已不见,但地上有半截生红薯、几片野菜叶,岩石上还有未干水渍,显是刚离开。 “分三组搜!看脚印,别惊动!”陈昌元按地形分组:一组往九天洞搜,一组去山下溪流查,一组原地警戒。他带两名老民兵,顺浅脚印追向西侧“缸钵洞”。 缸钵洞是天然溶洞,洞口被藤蔓灌木遮挡,仅容一人侧身进,早年有猎户在此避雨。陈昌元当年剿匪曾排查此处,因无踪迹作罢。 靠近洞口时,洞内突然喊:“谁在外面?再过来就开枪!”一颗子弹擦过民兵王福生耳朵钉在树上。“覃国卿!投降还能留全尸!”陈昌元劝降,洞内只有田玉莲咒骂:“想抓我们,先拿命来!” 很快,56名增援战士携轻重武器赶到,将缸钵洞围住。带队的张营长观察发现,溶洞内蜿蜒多岔洞,硬闯恐多伤亡,便继续喊话劝降,同时让战士在洞口架机枪防突围。 劝降近两小时,洞内无回应还不时射子弹。中午11点,战士李建国想靠近扔烟雾弹,刚走两步就被击中腿部倒地。 战士王明海起身想拖他回安全区,田玉莲从洞内扔石头砸中其头部,鲜血直流。“强攻!”张营长下令,两名战士携手榴弹借树掩护靠近,机枪手朝洞内开枪压制。 两声巨响后,手榴弹入洞,洞内传来惨叫与重物倒地声。战士们进洞查看,覃国卿头部被炸伤,胸前握生锈匕首; 田玉莲腹部中弹片,身边放着支老旧步枪——这枪是1950年,覃国卿从剿匪部队手中抢来的,十余年间用它杀了不少百姓和剿匪队员。 消息传到桑植县,百姓涌上街头敲锣打鼓,这对土匪覆灭背后,是十五年血腥逃亡史,更牵扯湘西数百年匪患旧事。 覃国卿1918年生于桑植县凉水口乡恶霸家,父亲覃新斋是当地土豪,占百姓百余亩良田,私设刑堂欺乡邻。1935年红军长征过桑植,覃新斋抗拒土改、杀红军联络员,被依法处决。17岁的覃国卿埋下仇恨,投靠反动民团,凭心狠手辣成头目手下“得力干将”。 1937年,19岁的覃国卿与堂叔妻子通J败露,深夜用斧头砍死堂叔堂婶,带心腹逃走去当土匪。此后几年,他靠残忍手段吞并小匪帮,1945年已有近200名土匪、百余支枪,活动于桑植、永顺、龙山三县交界,成湘西“匪王”。 他所到之处烧杀抢掠:1946年洗劫永顺县龙寨镇,抢财物折粮近万斤,杀12名反抗村民;1947年疑桑植县廖家村村民报信,烧30多间房,杀7人,含两个不满十岁孩子。 1948年秋,覃国卿得知桑植县洪家关乡陈正祥娶亲,带人在迎亲路上杀陈正祥,强掳新娘田玉莲。18岁的田玉莲家境贫寒,起初怕且恨覃国卿,多次逃跑被抓回毒打。久了在威胁引诱下被“同化”,从受害者变帮凶:学会用枪,主动探消息,甚至参与杀人。1949年初,一名被掳妇女逃跑,她用柴刀砍伤对方,帮覃国卿抓回。 1949年10月湘西解放,解放军成立剿匪指挥部展开大规模剿匪。1950年3月,部队对覃国卿匪帮总攻,在桑植县芭茅溪战斗,土匪失百姓支持溃败,多数被灭或抓,覃国卿带田玉莲逃到桑植、永顺交界的“红薯洞”——此洞因早年存红薯得名,洞口小内部宽,成二人首个藏身地。 此后十五年,二人如“野人”在湘西深山逃窜,躲近20个溶洞,从不在一地待超三个月。为不暴露,他们不敢生火,白天躲洞,夜晚找食,生吃红薯、玉米、野菜,偶尔偷百姓作物。遇单独村民就杀人灭口: 1952年桑植县老农向志清放牛发现其藏身洞,报信时被覃国卿追上杀害;1956年永顺县村民叶大群一家四口采药闯入,二人灭口后将尸体扔洞深处。 剿匪部队未放弃追捕,组织十多次大规模搜山,悬赏500元征线索——这笔钱相当于当时普通干部一年工资。 但湘西山林广、溶洞密,覃国卿熟地形,还有少数前匪帮残余偷偷帮他:有的受过“好处”,有的怕报复,偶尔送粮送衣助其存活。 直到1965年4月,李开祥等三名村民偶然发现踪迹,这场十五年追捕才落幕。 覃国卿、田玉莲毙命,湘西延续数百年的匪患,彻底成为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