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立刚谈一定对台积电进行稀土管制,如果不管制台积电的话,它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往美国

洒脱风筝 2025-10-29 20:44:25

项立刚谈一定对台积电进行稀土管制,如果不管制台积电的话,它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往美国输送稀土的中转站 项立刚这话不是随口放炮,他在通信和科技产业摸爬了二十年,是飞象网创始人,还多次参与国家6G发展研讨会,对全球产业链的门道看得极透。他敢这么说,根本是戳中了台积电最软肋的命门——这家全球顶尖芯片制造商,早被大陆稀土捆住了手脚。 台积电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依赖有多深。台湾每年要从大陆买6000吨以上稀土,占大陆外销的10%,而台积电一家的消耗量就接近全岛总量,且96%都来自大陆。这些稀土不是可有可无的辅料,5纳米芯片里镧元素含量达0.5%,刻蚀机腔体要靠氧化钇涂层防腐蚀,抛光环节离不了二氧化铈颗粒,缺了任何一样,产线不出一个月就得停摆。2025年10月国台办发布会透露,台积电美国工厂的稀土库存仅够支撑三十天,这就是最实在的证据。 项立刚担心的“中转站”风险,已经有了血淋淋的先例。就在10月底,一起涉案4000吨的稀土走私案曝光,国内企业把军事级稀土伪装成“艺术品”“铁砂”,经泰国、墨西哥中转后全流入美国军工厂,这数量比过去三年美国正规进口的总和还多。台积电正在亚利桑那州建工厂,美国自身稀土加工能力落后中国三十年,重稀土97%要靠进口,这么大的缺口,谁能保证不会打台积电供应链的主意?项立刚早看透了这点,之前就公开质问:“让他们吃饭砸锅到什么时候?要那么多稀土干嘛!” 更关键的是,大陆的稀土管制早不是“要不要管”,而是“怎么管得更严”。2025年10月商务部出台的新规里,那个“0.1%”的阈值堪称杀手锏——境外商品只要含超0.1%中国稀土,再出口就得审批。这意味着台积电哪怕用大陆稀土造了芯片,想运去美国都得先过大陆这关。别以为美国能自己救场,它芒廷帕斯矿的矿石纯度不够,加工技术更是短板,只能把矿以19元/千克的低价卖给中国,再高价买加工品,这种“卖原料买成品”的怪圈根本绕不开。 有人说项立刚的建议太激进,可看看台积电的操作就懂了。一边拿着大陆的稀土维持产能,一边加速把先进制程搬到美国,董事长魏哲家嘴上喊着“推进新厂建设”,却对稀土断供风险避而不谈。这种两头讨好的做法,恰恰给“中转输送”留了空子。项立刚的主张本质是划红线:稀土是战略资源,不是可以随意流转的普通商品,容忍中转站存在,就是放任自家战略利益被人利用。 台积电当然急了,最近频频放话“再不给稀土大家都得完”,可这焦虑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美国所谓的“替代供应链”就是个幌子,“四国稀土联盟”连基本的产能协同都没有,澳大利亚缺加工设备,日本九成重稀土靠大陆,谁也接不了这个缺口。项立刚看得明白,管制不是要搞垮台企,而是要堵住漏洞——2025年新规特意强调,合规的民用产品出口会批准,这就是给正常合作留了空间。 这里就该问了:台积电真的愿意沦为“中转站”吗?恐怕不是愿意,是被美国逼得没得选。可大陆的稀土管控只会越来越严,靠打擦边球维持的供应链,能撑多久?那些喊着“供应链去中国化”的人,真以为稀土是说替代就能替代的? 项立刚的提议,本质是对战略资源的清醒守护。稀土不是“土”,是能扼住高科技产业咽喉的战略武器,中国花了几十年才从“白菜价出口”走到“掌控全产业链”,绝不能让走私和中转毁了这份优势。对台积电的管制,从来不是针对台湾,而是防着外部势力把台湾当成资源跳板。 说到底,稀土的主动权早攥在大陆手里。台积电的出路从不是投靠美国,而是正视两岸产业链的深度绑定。项立刚的话更像一句警告:战略资源容不得半点含糊,谁想打歪主意,谁就得承担后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
洒脱风筝

洒脱风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