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21岁的女战士莫林被活埋前,敌人竟突然问:“你认识莫林吗?”莫林一听

蕊蕊聊过去 2025-10-28 17:39:12

1941年,21岁的女战士莫林被活埋前,敌人竟突然问:“你认识莫林吗?”莫林一听暗自窃喜,有救了?她连忙说:“认识认识,就是那个老太婆嘛!”出身江苏如皋医学世家的姚世瑞,本可过着安稳生活却因看不惯日军铁蹄践踏家乡。 1941年那个土坑边,21岁的姑娘面对敌人的铁锹,空气里满是泥土的腥气。日伪军以为抓住了新四军游击队的头目,却忽然抛出一句:“你认识莫林吗?”她脑子一转,顺着敌人的错觉答了句俏皮话。生死一线,怎么就这么巧转机了? 莫林本名姚世瑞,江苏如皋人。那地方世代出郎中,姚家药铺子开得红火,祖上靠悬壶救人,攒下家底。姚世瑞小时候在药香里长大,本该接班行医,嫁个好人家,过太平日子。可日寇打进来,铁蹄踩碎了家乡的宁静。村里到处是哭声,田地被烧,乡亲们饿肚子,日本人还拉壮丁。她看不下去,那股子火气憋不住。家里给她张罗婚事,她一咬牙推了,拉上弟弟姚世虎,1940年跑到新四军邱陞中学报名点,从此改名莫林,跟着党走上抗日路。 新四军那会儿,条件苦,枪少人散,可党的号召一喊,大家伙儿就咬牙顶上。莫林进队,先干民运,挨家挨户动员农民减租减息。那些日子,她走村串户,帮着组织互助组,教大伙儿识字,讲党的抗日政策。乡亲们从起初的怕,到后来敢站出来支援部队,那变化让她觉得值。部队还给她配了双枪,她练得准,战场上总冲在前。日伪军扫荡时,她带小队打游击,端掉过他们的据点。敌人只瞅见个戴白布的老太婆身影,手里双枪打得他们抱头鼠窜。从那起,“双枪老太婆”就成了她的绰号,敌伪一提就腿软。 这绰号不是白来的。莫林在敌后转战,情报工作干得细。日伪控制区,她扮村妇,混进集市听风声,记下敌军调动。回队一汇报,部队就避开埋伏,抓准空子反击。1941年春,日伪大扫荡,新四军转进山里。莫林那天没特殊任务,跟着大队走。队伍散了,她救下一个伤员,顺道回去取遗落的党文件和枪支。那文件里头是重要情报,丢了就麻烦大。结果刚找到,敌人追上。她为让战友带文件走,主动断后,在村边周旋,留了暗号给同志。 就这样,她被逼进民宅,寡不敌众,给抓了。日伪押她进审讯室,先问姓名,她一口咬定是姚世瑞,新四军战士,死不认莫林。敌人不信,使劲拷打,用鞭子抽,用棍子砸,想撬出莫林下落。她嘴硬,笑着回:“你们找的那老太婆,上房揭瓦,下河捞鱼,我一个小丫头片子哪知道?”软硬兼施没用,敌人火了,决定活埋。村外挖好土坑,泥土堆边上,铁锹铲得响。她被推到坑沿,脚下泥泞,周围伪军冷脸相对,有人吐痰,有人低骂。那一刻,敌人以为她就是莫林,准备推进去。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一个日军军官忽然停手,问了句:“你认识莫林吗?”她心想,这是个口子。敌人脑子里,莫林是腿脚不灵的老太婆,眼前的姑娘年轻,不像。她赶紧接话:“认识,就是那个老太婆,腿慢还爱管闲事。”敌人一愣,互相看看,觉得不对劲。军官挠头嘀咕,这丫头不像。铁锹收了,没埋成,转而押回牢房,继续折腾。 牢里日子更苦,敌人用烙铁烫,用盐水浇伤口,想让她招。莫林顶住,啥也没说。组织没闲着,同志们循着她留的暗号,内外配合。姚家听说后,变卖田产,凑了两千大洋,贿赂伪军头目,把她赎出来。那是1941年夏,她裹着伤,同志接应,过河回队。伤好后,她没歇着,又上战场。率队破敌清乡,缴获军资,支援主力。抗战到胜利,她一直干到底。 莫林这事儿,说白了,是党的教育让她硬气。进队后,她听陈毅讲课,学党的抗日主张,思想上站稳了脚跟。那些年,新四军在江淮打得凶,敌我力量悬殊,可战士们靠智慧和团结,干出一片天。莫林出身好,本可以躲在后头,可她选择上前线,这份家国情怀,让人佩服。敌人再狠,也挡不住老百姓的抗日心。日伪军烧杀抢掠,祸害百姓,可越这样,越激起民愤。莫林的游击队,就靠乡亲情报,次次打胜仗。 回想1941年那土坑,不是啥奇迹,是她平日积累的机警。敌人有错觉,她就钻空子,这叫斗智不斗力。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动员亿万群众,筑起钢铁长城。莫林只是千千万万战士中一个,可她的故事,照见那年代的脊梁。说起来,医家女变枪林女,扔下安稳换枪杆,这选择接地气吧?谁家没个闺女,谁家不想太平?可国家遭难,就得有人站出来。党的旗帜一举,大家伙儿就齐心了。 如今学党史,就得从这些老故事挖精神。莫林活到97岁,还在上海宝山讲抗战往事。她的双枪,不光打鬼子,还打醒了多少人。1941年那年,全国抗日高潮,新四军在苏北站稳脚,粉碎日伪多次进攻。莫林的队,就在东海滨威震一方。敌人怕她,不是枪法,是那股不怕死的劲头。

0 阅读:5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