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公示43名新生弃学名单引争议!校方称“正常操作”,对比其他高校更懵了

丁哥分享 2025-10-27 16:27:22

东华大学公示43名新生弃学名单引争议!校方称“正常操作”,对比其他高校更懵了 10月下旬,东华大学官网一则公告突然在教育圈掀了波澜——2025级43名本科新生因“逾期未报到”被按“放弃入学资格”处理,学校直接在公告后附上了学生姓名名单,消息一传开,网友瞬间炸了锅:“名字直接公示,就不怕影响孩子后续规划?”“好好的重点大学,咋一下子这么多人不来?” 往前倒推时间线,这事从报到环节就有明确规矩。东华大学今年本科新生报到日定在10月11日,早在发录取通知书时就明确:因故来不了的新生,必须提前找本科招生办请假,假期最多7天;要是没请假、或者假满了还没露面,除非是地震、疫情这种不可抗力,一律算“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等到10月24日,距离报到截止日已过去近两周,学校按流程在官网挂出公告,标题直接点出“43名新生放弃入学资格”,正文里列着教育部41号令、《东华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等文件作为依据,末尾甩上附件——点开就是43名学生的姓名,没有隐去任何信息,只简单标注“现予以公示”。 公告刚挂出两小时,评论区就吵翻了。有网友盯着名单皱眉头:“我邻居家孩子去年弃了某211,学校只公示了考生号后几位,东华直接放姓名,万一被人截图乱传,孩子复读、考别的学校都可能被议论!”还有人追着“逾期未报到”追问:“是考上更好的学校复读了?还是家里突发急事走不开?学校一句‘放弃资格’,连个模糊原因都没提,也太省事了!” 面对质疑,东华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很快回应,语气平静却态度明确:“这就是按招生流程走的正常公示,不是针对谁。网上说‘43人拒绝就读’是断章取义,我们从没定性过——学生不管是想复读冲更好的学校,还是出国、先工作,都是自己的选择,学校能理解。” 更让争论升级的是“对比其他高校”后的疑惑。翻查近期多所高校的公示,做法明显不一样:浙江大学今年公示19名弃学新生,只列了“考生号+所在省份”,姓名用“李某某”“张某某”隐去中间字;武汉大学则更简洁,直接按学院分类,写“某学院2025级新生X人,因逾期未报到视为放弃资格”,连考生号都没放;就连同属上海的华东理工大学,公示时也只标注“考生号后6位+专业”,姓名全程不出现。 偏偏东华大学直接公示全名,这时候律师的说法又添了一层讨论——有教育领域律师分析:“从合规性看,东华这么做有依据,公示是为了杜绝冒名顶替,符合教育部‘招生流程公开透明’的要求,不算违规。”可网友不买账:“合规不代表合情啊!别的学校都在护着学生隐私,东华咋就这么‘直白’?” 一边是东华大学按规定办事、强调“理解学生选择”,一边是网友拿其他高校的“隐名公示”对比,觉得“公示姓名欠妥”,再加上43名新生“为啥弃学”始终没个清晰说法——这则公告没讲清学生的去向,倒先让“高校公示弃学新生,该保透明还是护隐私”成了最热闹的争议点,至今评论区还在为这事争论不休。

0 阅读:0
丁哥分享

丁哥分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