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刘强东和龚晓京在一起时,遭到龚晓京父母的反对:“你一个高才生,不去考

如梦菲记 2025-10-25 15:51:32

1998年,刘强东和龚晓京在一起时,遭到龚晓京父母的反对:“你一个高才生,不去考公务员去创业,还在街头发传单、蹬三轮车,不觉得丢人吗?”不料多年后,龚晓京的父母就后悔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8年的北京中关村,刘强东租下一个4平米的柜台,挂上了“京东多媒体”的招牌,这个名字里藏着他和女友龚晓京的名字,也藏着两个年轻人对未来的憧憬。   那时候刘强东刚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揣着1.2万块钱就扎进了创业的浪潮里。   龚晓京当时还在人大读研究生,家里条件不错,父母都希望她毕业后能考个公务员,过安安稳稳的日子,可她偏偏看上了这个从农村来的穷小子,不仅不听劝,还经常跑去帮刘强东的忙。   白天在家装模作样复习公务员考试,晚上就偷偷溜到柜台帮着算账、整理货单,送货忙的时候还跟着一起蹬三轮车。   龚晓京的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觉得女儿这是在胡闹,好好的高材生不去端铁饭碗,非要跟着一个摆地摊的吃苦受罪。   有一次龚晓京带刘强东回家,父母的态度冷得像数九寒天,他们直截了当地问刘强东,你一个蹬三轮车的,拿什么给我们女儿幸福?你让她跟着你在街上发传单,不觉得丢人吗?   这些话说得很难听,刘强东当时也没法反驳,确实,那时候他除了一股拼劲儿,什么都没有,夏天睡在闷热的柜台上,冬天顶着寒风送货,手经常冻得通红。   龚晓京倒是从来不嫌弃,她相信这个男人身上有股不服输的韧劲儿,早晚能闯出名堂来。   生意刚有点起色,2003年非典就来了,实体店的客人一下子没了,半年时间亏了800多万,不光之前赚的钱全搭进去,还欠了一屁股债。   屋漏偏逢连夜雨,龚晓京父母这时候施加的压力更大了,他们觉得这就是创业不靠谱的铁证,坚决要求女儿分手,龚晓京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最后还是向现实低了头。   分开之后,龚晓京听了父母的话考了公务员,过上了他们眼中正确的生活,刘强东咬着牙扛了下来,他在非典期间看到了互联网的商机,决定把生意搬到网上去做。   2004年推出京东商城,从零开始摸索电商这条路,那些年他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也不知道扛过了多少次想要放弃的念头。   京东慢慢做大了,2007年拿到千万美元投资,开始往全品类电商发展,到了2014年在美国上市的时候,刘强东已经是身价百亿的企业家了。   敲钟那天,他特意邀请了龚晓京来参加仪式,龚晓京站在人群里,看着台上的刘强东,心里大概也是百感交集吧。   更让人意外的是,2016年龚晓京辞掉了公务员的工作,以战略顾问的身份加入了京东。   她在政府部门工作多年,懂政策会协调,这些经验对京东的发展帮助很大,两个人虽然没能走到一起,却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并肩作战。   龚晓京的父母后来在电视上看到刘强东的新闻,听说这是京东的老板,身价几百亿,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他们当年的反对并不是坏心,只是被那个年代的观念束缚住了,觉得公务员才是正道,创业就是瞎折腾,谁能想到,被他们看不上的穷小子,最后真的干出了大事业。   这个故事让人感慨的地方在于,人生真的没有标准答案,父母基于经验的判断不一定就是错的,年轻人坚持的选择也不见得都会成功。   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然后踏踏实实走下去,刘强东要是当初妥协了,去找份安稳工作,可能现在就是个普通的中年人,正因为他扛住了压力,才有了后来的一切。   京东这个名字一直没变,它像是一座纪念碑,记录着两个年轻人曾经一起吃苦的日子,虽然爱情没能修成正果,但那段经历成就了彼此。   龚晓京在体制内积累的能力,最终还是回馈给了京东,刘强东在创业路上学到的坚韧,也让他走得更远,有时候分开不是遗憾,而是让两个人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鹤城晚报——原来,她才是刘强东“背后”的女人,京东竟因她得名

0 阅读:7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