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男子花了33万与一认识2天的离异女子闪婚,领证后,女子两次在男方家住了4天,男子只与她同房过1次,一个月后,女子提离婚,男子想要回33万,却非常难要,男子发现妻子的家人都是假扮,觉得遭遇了骗婚,报警后,才知女子已经结过2次婚,还有个孩子,还被抓过3次,男子同意离婚,女子被抓,可还有17万没多要回来呢! “什么?竟然连姑姑都是假扮的?” 温州鞋厂工人小何(化名)的遭遇,给所有急于成家的人敲了警钟,他省吃俭用攒钱盼结婚,却栽进一场精心设计的 “闪婚诈骗”。 领证仅数日妻子就消失,连 “岳父母” 都是雇来的演员,只留下一地狼藉的信任与财物损失。 小何是鞋厂普通工人,在温州上班了好些年了,一心想成家,经 “老乡” 红娘介绍认识了陈女士。 两人刚见面的时候,陈女士说自己父母早逝、靠姑姑生活,陈女士的遭遇让念家的小何动了心。 两人相处没几天,感情就 “升温”,红娘很快安排双方见 “家长”, 陈女士带着 “姑姑”“姑父” 出场,不仅拎着烟酒送礼,还主动拿出 33 万元 “彩礼”,说 “看好小何,愿意诚意结亲”。 这波操作彻底打消了小何的顾虑,他以为遇到了良人,赶紧张罗三金、婚庆,把攒下的钱都投进婚礼筹备,没多久就和陈女士(后来发现可能是陆姓女子的化名)领了证。 可领证才几天,妻子就以 “回老家办事” 为由离开,两次短暂返回又匆匆走掉,第四天彻底没了踪影。一个月后,对方直接发消息说 “性格不合,要离婚”。 直到这时,小何才后知后觉:之前说的家庭情况、承诺的生活,全是矛盾点。 小何赶紧报警,警方一查真相吓住了他 ,“姑姑”“姑父” 是花钱雇的演员,陈女士的身份信息是伪造的,连红娘都参与其中,这就是一场专门针对 “急于成家者” 的诈骗。 小何的经历不是个例,这类 “闪婚诈骗” 套路很固定,先装可怜博同情拉近距离,再找 “演员” 扮家人营造可信场景,甚至主动出 “彩礼” 降低警惕,等受害人投入金钱和感情、领完证,就找理由消失并提离婚。 小何虽然报了警,钱或许能追回部分,但他付出的时间、对婚姻的期待,还有被欺骗的心理创伤,很难复原。 这件事的教训其实很直白:结婚是人生大事,绝不能 “急”。第一,别因想成家就轻信刚认识的人,相处时间短、对方刻意催进度,就得提高警惕。 第二,见 “家长”、办手续前,一定要核实对方身份、婚姻状况,哪怕找第三方机构查,也别嫌麻烦。 第三,红娘介绍的人也不能全信,多让亲友帮忙把关,见面次数多了,套路才容易露馅。 说到底,骗子抓的就是 “急于成家” 的心理。小何的遭遇提醒所有人,感情里可以真诚,但不能少了理性;婚姻需要期待,但更要经得起核实,别让一时的冲动,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对此,你还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 :深圳新闻网
安徽一男子花了33万与一认识2天的离异女子闪婚,领证后,女子两次在男方家住了4天
春秋说史
2025-10-21 15:59: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