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免签协议的严重后果,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了。 自 2024 年起,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免签协议正式落地,不少人当时还只是当作一条普通的外交新闻刷过,但当政策逐渐在现实中发酵,事情的走向明显开始超预期。 说起这个中俄免签,得从头捋捋。2023 年 8 月,中俄就恢复了团体旅游互免签,那时候大家觉得也就是方便点团队出游,没啥大水花。 转眼到 2024 年,双边贸易额已经冲到 2448 亿美元,出口 1154.99 亿美元,进口 1293.20 亿美元,整体增长 1.9%。可谁能想到,这只是个开始,2025 年免签政策一升级,不管是旅游还是生意,都跟踩了油门似的往前冲。 2025 年 9 月中国对俄罗斯公民试行 30 天免签后,俄罗斯那边立马说要对等回应,这下 “说走就走” 真成了现实。 社交平台上全是俄罗斯人求中国旅游攻略的帖子,有人说 “天天刷到中国小吃,馋得睡不着”,哈尔滨的冰雕、北京的故宫、三亚的海滩,成了他们最念叨的地方。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的人预估,这波免签能让赴华游客涨两到三成,连偏远地区的人都打算来中国看看。 反过来中国这边也一样,携程数据显示,免签消息出来后第一周,莫斯科的搜索量就涨了 3.3 倍,今年 “十一” 好多人都把俄罗斯列成了首选。 旅游热还没退,贸易端的变化更让人意外。以前中俄贸易多是政府主导的大项目,现在中小企业全冒出来了。2024 年一年就有 900 多家做俄罗斯商品的企业在中国成立,是两年前的两倍多。 绥芬河的直播间里,俄罗斯椴树蜂蜜、传统点心卖得火,单款点心成交量都超过 2 万单。 俄罗斯的冰激凌、巧克力也成了中国超市的常客,连蜜蜡这些以前卖去西方的奢侈品,现在也大批涌进中国,价格比冲突前降了三分之二。 中国商品在俄罗斯更是卖疯了。以前俄罗斯人爱买日韩车,可西方制裁后没了维修服务,全转成买中国车,2024 年 11 个中国汽车品牌挤进了俄罗斯销量前 15 名,俄罗斯都成了中国汽车最大的出口市场。 手机更不用说,2022 年中国品牌在俄市场占比才 50%,2024 年直接冲到 86%,俄罗斯游客去黑河逛街,第一件事就是去手机店试新款 “中国造”,有人说家里连智能家居都是中国品牌。 边境口岸忙得脚不沾地。绥芬河建了近万平方米的跨境电商监管场地,承接了阿里速卖通、Ozon 这些大平台的货,开通了到莫斯科的物流专线,今年 1-7 月俄货电商销售额就有 10.6 亿元,包裹量超过 6600 万件。 2024 年经边境口岸和海港的货运量涨了 9%,快到 1.76 亿吨了,凌晨的包头国际陆港,装满建材的中欧班列天天发车往俄罗斯送货物。海关还特意开了绿色通道,跨境电商货物基本不滞留,通关效率比以前快了不少。 更有意思的是贸易结构也在变。以前俄罗斯主要给中国送石油、矿产这些大宗商品,现在连化学制品、机电设备这些高附加值商品都来了。 中国出口也不光是轻工制品,汽车、工业设备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双方形成了实打实的互补。而且现在交易基本不用美元了,本币结算超过 95%,等于绕开了西方的货币限制。 业内人都看出来,免签不光带火了旅游,更让生意谈得顺了。俄罗斯采购商随时能来华考察,中国商人也能常去俄罗斯跑市场,喀秋莎供应链公司的 CEO 说,他们帮中国企业在俄开网店,业务量年年涨。 莫斯科国立大学的专家预测,2025 年数字贸易得是最火的领域,好多中俄联合公司都在做 2C、2B 生意,以后科技、农业这些新领域还得有大动作。 现在再回头看 2023 年那波团体免签,确实是小试牛刀。谁能想到短短两年,免签政策能让中俄从商品到人员,再到产业链都拧成一股绳。 边境城市都在琢磨着把通道经济做成口岸经济,绥芬河把俄罗斯木材深加工成绝缘纸,用木屑培育木耳做成果酱饮料,连以前的粗加工产业都开始升级。 这哪是当初想的 “方便出游” 那么简单,分明是把两国合作的底子打得更实了,后续还得有更多超预期的变化冒出来。

奋斗
美帝说中俄人民很融洽,后果很严重!
炉中火
你不觉得你是间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