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龙斌大言不惭! 郝龙斌最近在国民党主席选举里算是把姿态摆得很足,直接公开承诺,要是自己能当选党主席,肯定得请罗智强、郑丽文来当副主席,说要拉着俩人一起参与党内决策。 这话听着挺有拉拢人心的意思,但稍微懂点岛内政治的都知道,他这更像是急着给自己攒人气 —— 毕竟现在的选情根本没他想的那么稳,能不能当选还两说呢。 先说说郝龙斌这承诺里的门道。他自己是国民党里典型的 “保守派” 核心人物,靠着传统精英圈和军系力量撑着,还有赵少康出来力挺,按说资历是够的。 可问题明摆着,他跟地方派系向来疏远,年轻人和本土派也不怎么买他的账,号召力一直上不去。 反观罗智强和郑丽文,俩人都是出了名的战斗力强,言辞犀利,在网络上跟年轻群体贴得近,正好能补郝龙斌的短板。他这招就是想借罗、郑的人气拉选票,尤其是把那些盼着国民党世代交替的党员拢到自己这边来。 但理想归理想,现实里郝龙斌的处境可不乐观。就拿最新的民调来说,10 月 2 日艾普罗公司的党员调查显示,郑丽文都已经冲到 30% 的支持率了,郝龙斌才 17.4%,连人家的一半都不到,罗智强还以 16.3% 紧追在后。 更要命的是网络上的反响,第二场辩论会后网友投票,68% 的人支持郑丽文当主席,郝龙斌才只有 6% 的支持率,这差距简直没法看。 虽说有民调说他的看好度稍微领先一点,还有部分民众觉得他资历深,但国民党主席是要党员投票选的,现在还有三成党员没表态,这些摇摆票到底往哪儿倒,谁也说不准。 真正让郝龙斌坐不住的,是王金平和卢秀燕那波操作 —— 俩人居然在同一天里先后站出来肯定郑丽文,这信号简直强烈得不能再强烈了。 先说说这两位的分量:王金平是国民党里的政坛长青树,混了几十年,地方派系的人脉盘根错节,说话比很多党内大佬都管用。 卢秀燕更不用说,台中市长的位置坐得稳当,是地方诸侯里的关键人物,之前还有人撺掇她参选主席,只是她自己觉得时机没到才没动。 卢秀燕之前就跟邱毅聊过,说自己不敢掺和主席选举,怕步柯文哲的后尘,但这不代表她不关心选局。她公开肯定郑丽文,说白了就是给郑丽文背书,等于告诉支持自己的地方势力这人值得关注。 而王金平紧跟着表态,更像是给这波支持定了调 —— 要知道郝龙斌本来就搞不定地方派系,现在连王金平都不站他这边,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地方大佬,十有八九要转投别人了。 有人可能会问,郑丽文到底凭什么能让这两位大佬同时站台?这就得说说她的底子了。她早年是民进党出身,后来看不惯民进党那套作风,被连战亲自拉进国民党,又是当发言人又是当 “立委”,横跨蓝绿的经历让她攒了不少政治资源。 她这阵子喊出的改革牌正好戳中了国民党的痛点 —— 基层党员早就受够了 party 里死气沉沉的样子,盼着有人能带着 party 跟民进党真刀真枪干一场,而郑丽文那犀利的口才和两岸同属一中的明确立场,正好符合这种期待。 她还特意备好 1320 万新台币的保证金,摆出一副 “选到底” 的架势,比郝龙斌那种 “老派精英” 的调调更能打动想求变的党员。 这么一对比就能看明白,郝龙斌的处境有多尴尬。他想靠拉罗智强、郑丽文入阁来显示自己的包容性,结果人家郑丽文根本不需要他带,反倒凭着自己的势头吸引了王金平、卢秀燕这些关键人物的支持。 现在距离 10 月 18 日投票没剩多少天了,郝龙斌的民调不仅没追上,还被郑丽文拉开了差距,那些没表态的党员眼看着郑丽文势头正盛,大概率不会再押宝在他身上。 郝龙斌这承诺更像是一场 “自救”,可党内的风向早就变了。90.8% 的民众都觉得国民党得大刀阔斧改革,年轻族群支持率低更是老大难问题,郝龙斌这种偏保守的路线本来就不占优势。 再加上王金平、卢秀燕这波 “站队”,等于是给郝龙斌的选情泼了盆冷水 —— 要是后续没有大的变数,他想稳稳当选主席,恐怕真的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