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驸马洞房前,为什么先让宫女侍寝一晚?宫女又为什么会同意?在古代,驸马要娶公主

白翠评历史 2025-09-26 13:47:54

古代驸马洞房前,为什么先让宫女侍寝一晚?宫女又为什么会同意?在古代,驸马要娶公主可不是说娶就娶的,毕竟是当今圣上的女儿,要想和皇帝攀上亲家,必须经过一道严格的“体检”,那就是试婚。   怎么个“试”法呢?在公主出嫁前,就会在宫中精挑细选出一名值得信赖的宫女,派去和驸马生活一段时间。 那个宫女要记录下驸马的品行、生活习惯、家庭关系,甚至还要和他先同一段房来测试他的生育能力。   这种制度,在现代人看来,未免有些难说得过去,然而却在明清两朝极为盛行。   一、皇恩下的工具 时间倒回清朝,乾隆二十五年的春天,皇宫里从宫内忙到宫外,因为乾隆的第四女和硕和嘉公主要结婚了。   挑来的驸马叫福隆安,属于满洲的镶黄旗富察氏家族,和皇族有一定的亲缘。他的父亲是孝贤纯皇后的弟弟,一等忠勇公傅恒。   虽然从身份上来说,公主是“下嫁”给福隆安,然而富察氏家族也不是一般的皇族,乾隆皇帝愿意把公主嫁给他,也是想着和他们打好关系。 然而,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正式结婚前三天,宫女巴朗氏被派与福隆安同居,深入“考察”。   巴朗氏毕竟是小人物,史书上对此没有详细的记载,仅仅留一个姓名。 不过根据推断,清宫的试婚宫女通常出自于内务府上三旗的奴仆家庭。   为啥一定要是奴仆呢?让一个驸马和奴仆同房,岂不是拉低了身份?这样的好处首先是知己知彼,明白试婚宫女清清白白,从未沾染恶习。 其次,又是世俗意义上的自己人,深得主子的信任,最后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在宫里因为地位低,所以没有啥靠山,便于控制。   二、浮萍般的一生 试婚宫女的命运是很悲剧的,往往强迫性大于自愿性。 在普遍宣扬理学的明清时期,社会上对三纲五常,妇女名节是很看重的,对女性的束缚也尤其严格。 一个年纪刚满17、18的妙龄女子,在众人的目视下丢了贞洁,几乎也就相当于早早葬送了后半生。   如果运气好,被驸马看上了,可以索性留下来当个小妾,或者当上公主的陪嫁宫女,但如果运气不好,后果可就很凄惨了。 史书上记载的陪嫁宫女,有的回宫里干杂活,在嬉笑唾骂中过日子,有的甚至被家族嫌弃,赶出皇宫。   也有运气实在不好,在过程中怀孕的情况。有的让孩子流产,或生下来送走。 有的把孩子教给外人抚养,让宫女离开或者出家。 最残酷的是直接把宫女拉去秘密处置,不留一丝痕迹。 和主人的体面相比,一个小小宫女的命运又算什么呢?   不仅仅在宫内,也不仅仅是宫女,在当时的一些大家族也存在着“陪嫁”的习惯。 比如《红楼梦》里的平儿,虽然聪明伶俐,但也就是王熙凤的陪嫁丫鬟,与贾琏通房。 平儿整天在王熙凤的打压下过日子,虽然和王熙凤走得近,也只能是她的一颗棋子。   三、一个无名祭品的落幕 故事最后的结局,巴朗氏默默完成了使命,之后便像许多试婚宫女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深宫之中。 公主的大婚依旧风光热闹,无人记得那个用清白换取皇家体面的小宫女。 她的来去,不过是这深宫高墙里又一桩寻常的牺牲。   在那个时代,小人物的命运,从来都轻如尘埃。 陋习既是她个人的悲剧,同时也是整个封建时代的悲剧。 参考资料: 《清宫十三年》 《中国古代后宫制度研究》

0 阅读:0
白翠评历史

白翠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