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同学在外地工作好几年了,前几天突然回来了,通知所有同学在饭店聚会,看到群里发的通知,我本来不想去,但仔细想想还是去吧。饭店在街口,门面挺大,进去的时候,已经坐了大半桌人。空调开得足,刚从外面进来,胳膊上起了层鸡皮疙瘩。有人站起来招手,我笑了笑,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 旁边坐着的是李明,以前上学时的同桌。他见我坐下,伸手把桌上的茶壶往我这边推了推,我拿起茶壶倒了杯温水,喝下去身子才暖和点。他盯着我看了几秒,说你头发怎么少了这么多,我摸了摸头顶,说天天加班能不少吗,他笑了笑,说自己也一样,去年换了份工作,比以前还累。 正说着,门口“哐当”一声,张涛背着个双肩包闯进来,额头上全是汗,冲我们摆摆手:“对不住对不住,路上堵车,地铁挤成相片了。”我们这桌人都笑起来,李明拍了下他胳膊:“你小子还是这急脾气,上学时就总踩着铃进教室。”张涛把包往地上一放,一屁股坐我对面,扯了扯衬衫领口:“可不嘛,刚从公司过来,老板临时加了个会,差点没赶上。”他扫了圈桌子,“哎?班长王磊呢?以前他最积极,第一个到。” 李明刚要说话,包厢门又开了,王磊推门进来,后面还跟着个小女孩,扎着两个小辫子,躲在他腿后面探头探脑。我们都愣住了,张涛夸张地“哟”了一声:“可以啊老王,藏这么深?孩子都这么大了?”王磊笑着把孩子往前推了推:“叫叔叔阿姨。”小女孩小声说了句“叔叔阿姨好”,又赶紧躲回去。王磊坐下说:“这我闺女,五岁了,放暑假没人带,就带来了,不打扰吧?”“打扰啥,”我旁边的陈雪凑过去,从包里摸出颗糖递给小女孩,“真可爱,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圆脸蛋。”陈雪上学时坐我前桌,扎马尾,现在头发烫成波浪卷,戴着细框眼镜,看着比以前温柔不少。 正聊着,服务员开始上菜,红烧鱼、糖醋排骨,都是我们上学时常去校外小饭馆点的菜。张涛夹了块排骨塞嘴里,含糊不清地说:“还是这味儿地道,外地那几年,想吃口正宗的糖醋排骨,跑遍整条街都找不着。”李明端起茶杯:“来,先碰一个,庆祝咱‘外地游子’——也就是这次组织聚会的赵强,荣归故里。”我们都举起杯子,碰了下,水洒了点在桌上,没人在意。 赵强这时从外面接完电话回来,坐下说:“刚我妈打电话,问我啥时候散场,说给我留了碗绿豆汤。”张涛打趣他:“哟,还是妈宝男呢?”赵强没恼,笑了笑:“可不是嘛,在外地飘了五年,去年我爸生病住院,我赶回来时他都醒了,医生说再晚点就危险了。那时候就想,挣再多钱有啥用,爹妈在,家才在。”我们都没说话,包厢里安静了几秒,陈雪叹了口气:“可不是嘛,我去年也把我妈接过来了,老人年纪大了,身边离不得人。” 小女孩突然拉了拉王磊的衣角:“爸爸,我想尿尿。”王磊赶紧抱起她:“我带她去趟洗手间,马上回来。”张涛看着他们背影,转头跟我们说:“你说咱这代人,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工作压着,真是……”他没说完,李明拍了拍他肩膀:“别感慨了,来,吃鱼,这鱼新鲜。”我夹了块鱼肉,没什么刺,放进嘴里,确实跟上学时那个小饭馆味道很像。 王磊回来时,手里多了瓶饮料,给我们每人倒了点:“刚路过吧台,看见这个橘子味的汽水,想起咱上学时,夏天体育课跑完步,一人一瓶,抢着喝。”张涛眼睛一亮:“对!就这个!那时候觉得这汽水是世界上最好喝的东西,现在喝,好像没那么甜了。”“不是汽水变了,”我笑了笑,“是咱口味变了,以前喝的是甜,现在喝的是回忆。” 赵强看了眼手机:“都快八点了,要不咱差不多散了?明儿都得上班。”张涛意犹未尽:“这么快?再聊会儿啊。”“下次再聚,”李明站起来收拾东西,“我住得近,我送陈雪和她妈回去,张涛你呢?”“我打车,”张涛背起双肩包,“对了,咱建个小群吧,就咱几个常联系的,别老在大群里潜水,有事没事聊两句。”“行啊,”陈雪掏出手机,“我来建,现在就拉。” 出了饭店,晚风一吹,比包厢里凉快多了。张涛拍了拍我后背:“回头群里说话啊,别跟以前似的,@你十次回一次。”我笑着点头:“知道了,保证随叫随到。”看着他们各自离开的背影,我突然觉得,刚才没白来。可能同学聚会就是这样,平时各忙各的,觉得没啥联系,真坐一块儿聊聊天,那些上学时的糗事、现在的烦恼,一说出来,好像就没那么难了。 我往家走,手机震了下,是新群的消息,张涛发了个“今晚开心”的表情包,后面跟着李明的“+1”,陈雪的“+1”,王磊的“+1”。我笑了笑,也回了个“+1”。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夏天的晚上,好像也没那么热了。
有个同学在外地工作好几年了,前几天突然回来了,通知所有同学在饭店聚会,看到群里发
叙白呀嘿
2025-09-26 09:48:5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