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了一圈又找上中国要稀土换技术?马来西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你看啊,最近国际上这事儿,简直就像古代戏文里唱的,转了一圈,又绕回来了。马来西亚,这哥们儿,又想跟咱们聊稀土的事儿了。这回可不是简单卖点矿,人家想直接拿稀土来“换技术”,换咱们中国的稀土提炼技术。啧啧,这算盘打得,都快崩我脸上了。
稀土这玩意儿,现在可不是土疙瘩,那是工业的“维生素”,战略物资,谁手里攥着,说话都硬气几分。咱们中国,靠着稀土的储量和技术,在国际上腰杆子挺得直直的。现在人家想“换”,这事儿能答应吗?咱们先得捋捋,这稀土到底是个啥?说白了,它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玄铁”,炼啥啥牛,造啥啥厉害。手机、电脑、飞机,甚至导弹,都离不开它。现代工业,没了稀土,就像周伯通没了左右互搏,直接少一半功力。咱们中国,稀土储量大,技术也好,这么多年,卖了不少稀土出去,换回了真金白银。
这事儿,就像郭靖守襄阳,手里有兵有粮,心里不慌。但问题也来了,卖多了,咱们自己的稀土也少了。这就好比,家里有金山银山,天天往外挖,总有一天会挖空。所以啊,咱们的稀土储量占全世界的比重,那是连年下降。这事儿要是放任下去,可不行。你想啊,本来咱们是“店小二”,手里握着货源,谁都得来求咱们。要是有一天,货卖光了,那咱们就变成“要饭的”,反过来求别人了。幸好,咱们还有一手绝活,那就是稀土提炼技术。
这技术,就像独孤九剑,练成了,能破尽天下武功。哪怕美国人自己开采了稀土,还得乖乖地送到中国来加工。这说明啥?技术才是硬道理!所以,问题就来了,这稀土技术,香饽饽啊,谁都眼馋。像土耳其、马来西亚这种,自己有矿,但没技术的,就想着“稀土换技术”。先说说土耳其吧,这哥们儿,之前也打过咱们的主意。发现了稀土矿之后,就想让中国企业去开发,但前提是,得把技术给他们。啧啧,这想法,有点“想屁吃”的味道。
为啥?因为土耳其这哥们儿,之前干过不地道的事儿。想当年,咱们想卖“红旗9”防空导弹给他们,价格都给优惠到家了。结果呢?人家转头就毁约了,还让咱们损失了不少钱。这事儿,就像杨过好心好意救了郭芙,结果呢?郭芙直接砍了他一只胳膊。你指望他感恩戴德?
别做梦了。所以,土耳其想“稀土换技术”,咱们肯定不能答应。毕竟,吃一堑长一智,不能再上当了。但是,马来西亚的情况,又不一样了。这哥们儿,跟咱们关系还不错。而且,人家稀土储量也不少,可能有1600万吨呢。如果能开发出来,那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肯定是大有好处。所以,马来西亚也动了心思,想跟咱们合作,引进中国的稀土技术。
这事儿,咱们能答应吗?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一开始,马来西亚其实更倾向于跟西方国家合作。比如,他们一边宣布禁止稀土原材料出口,一边又跟澳大利亚的稀土巨头莱纳斯延长了合作。这操作,有点让人看不懂。要知道,马来西亚自己没啥稀土提炼技术,他们开采的稀土,大部分都是出口到中国,然后咱们再加工。所以,当时很多人就觉得,马来西亚禁止稀土出口,就是在针对中国。这事儿,就像韦小宝,一边跟康熙称兄道弟,一边又帮着天地会反清复明,让人摸不着头脑。当然了,咱们和马来西亚的关系总体还是不错的,两国在稀土开采上的合作,也一直在进行。
未来,咱们到马来西亚建设由中方控股的精炼厂,也是有可能的。但是,现在这个国际环境,稀土技术的战略意义太重要了。这玩意儿,就像倚天剑屠龙刀,谁拿着,谁就厉害。咱们自己留着用,心里才踏实。如果把技术卖给别人,那就好比,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搞不好,以后人家反过来跟咱们抢生意,那咱们就亏大了。那是不是就完全不能合作了呢?也不是。咱们可以换个思路,不直接卖技术,而是搞合作开发。
比如,咱们可以跟马来西亚合资建厂,咱们出技术,他们出资源,一起把稀土提炼出来。这样,咱们既能利用马来西亚的稀土资源,又能保证自己的技术安全,还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这事儿,就像张无忌练成了乾坤大挪移,既能增强自己的实力,又能帮助别人。所以说白了,这事儿就是个利益博弈。咱们要权衡利弊,找到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既要保证自己的技术优势,又要拓展合作空间,实现互利共赢。有意思的是,马来西亚自己也明白,想发展稀土产业,离不开中国的技术。但是,他们又担心美国的阻挠。这事儿,就像令狐冲,想跟任盈盈在一起,又怕师父岳不群反对,左右为难。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在国际竞争中,实力才是王道。咱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才能在博弈中占据主动,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大的声音。至于怎么做,我相信咱们的智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