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爆发后,日军曾经调集大军向国民党军进攻,为新四军报仇,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皖南事变是在1941年1月6日爆发的,1月17日,蒋介石污蔑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的番号,并扣押新四军军长叶挺。
但是,在1月24日,日军开始调集5个师团的兵力,分路包抄汤恩伯、何柱国、李仙洲、李品仙的部队,并在1月底正式发起了进攻。
按理说,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属于中国人之间的内斗,日本人应该高兴才对,至少可以坐山观虎斗,可是,他们为什么却要帮新四军报仇呢?
其实,日本人是没有这么好心的,他们这么做,完全是出于他们自己的利益。
在1月30日,东条英机发表了一次演讲,大意是说,蒋介石想要把新四军逼到黄河以北,这不符合日本的利益,因为华北是日本人占领的地盘,如果新四军来了,肯定会破坏日本人在华北的利益,所以,日本人要阻止蒋介石这么干,就决定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
可见,日军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并不是什么“帮新四军报仇”,而是为了防止新四军被蒋介石逼到华北,损害他们的利益。
那么,共产党方面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呢?
毛主席早就看透了日本人的伎俩,所以并没有领情,还在2月2日下令八路军和新四军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共同抗击日寇的进攻。
看到这里,可能又有人不理解了:国民党刚刚发动了皖南事变,共产党报仇还来不及呢,为什么还要帮国民党抗击日寇呢?
其实,这就是毛主席打的“政治仗”。
皖南事变爆发后,无数共产党人都想要报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但是,毛主席却不同意这么做,而是要求在军事上采取守势,在政治上采取攻势。
什么意思呢?毛主席说,如果向国民党发动军事进攻,引发国共内战,只会让日寇拍手称快,所以,为了国共合作抗战的大局考虑,共产党不能向国民党发动军事进攻。
但是,在政治上必须要采取攻势,严厉声讨蒋介石的反动行径,让全国军民都看清楚蒋介石“假抗日、真内战”的反动嘴脸,逼迫蒋介石做出让步,保证以后不再发生这样的事。
说到底,毛主席考虑的是民族存亡的大局,而不是只想着“报仇”,所以,当日寇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时,毛主席就让八路军和新四军摈弃前嫌,与国民党军共同抗击日寇。
同时,通过这件事,也体现了共产党的高风亮节、以德报怨,向全国军民证明了共产党的抗日决心,同样是打了一场漂亮的“政治仗”。
不得不说,毛主席的胸怀之宽广、战略之博大,远远不是那个小肚鸡肠、鼠目寸光的蒋介石能比的,后来被毛主席赶出大陆,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资料:《皖南事变》《战场上的毛泽东与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