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产业链机遇分析:AI需求驱动光通信板块增长
头部算力企业最新财报进一步巩固全球AI算力扩张趋势,带动上游光模块、光连接相关产业链价值提升。国内相关市场正从“业绩兑现”阶段向“预期增长”阶段过渡,开启新一轮行情。在算力规模提升趋势下,光通信产业迎来增长新机遇,技术更新与需求升级共同推动行业进入新阶段。
头部企业财报夯实AI预期,光互联价值凸显
头部算力企业最新季度财报显示,营收达467亿美元,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6%,且下季度营收指引达540亿美元(±2%),进一步强化AI领域增长预期。
其数据中心业务收入411亿美元,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56%,占总营收超八成。其中新一代架构数据中心产品收入环比上涨17%,核心芯片已批量交付并加速投产,成为全球AI平台重要支撑。
网络业务增长显著,营收73亿美元,同比增长98%,环比增长46%,增速远超计算业务。这表明在高性能算力需求下,网络的重要性持续提升:一方面,AI集群的模块化、分布式特点使设备互联延迟成为性能瓶颈,高性能网络成为关键优化方向;另一方面,更高性能集群需匹配相应交换机组网方案,以避免设备闲置。而光互联作为突破带宽、能耗瓶颈的方案,将成为支撑算力规模提升的关键技术。
国内相关产业链:从业绩兑现到预期增长
国内面向海外市场的算力产业链正从“业绩兑现”迈向“预期增长”的新行情阶段。国内企业凭借规模制造优势,满足海外云企业对高速光模块、交换设备的需求,并在前沿网络技术与架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业绩兑现:光模块龙头企业业绩高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部分企业营收同比增长超280%,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50%;另有企业营收同比增长超35%,净利润同比增长超75%。在数据链路层领域,国内相关厂商为全球知名品牌代工生产高速率数据中心交换机。
预期增长:全球云厂商持续加大资本投入,据预测,2030年全球云数据中心以太网光模块销售额将突破300亿美元,其中AI集群应用相关销售额接近200亿美元。国内头部厂商在1.6T光模块研发与测试上与全球顶尖客户同步,并积极布局新方案。
算力规模提升下的光通信新机遇
在算力规模提升趋势下,光通信产业链各环节将逐步受益,从光芯片/组件到光纤光缆,再到设备与系统集成,整个产业生态迎来增长新空间。
光芯片/组件率先增长:光模块迭代速度加快,从400G向800G、1.6T升级,低功耗与高集成方案也在规模部署。2025年已有国内互联网企业规模部署低功耗光模块,另有企业自研高集成交换机上线,头部算力企业也发布相关高集成交换机产品。
光纤光缆显现结构性机会:多模光纤在短距离高密度场景成本优势显著,抗弯曲、超高密度多芯数光缆及相关连接器在机架内布线场景需求提升。空芯光纤作为创新传输介质,在智算中心试点应用加速,部分国际科技企业计划两年内部署大量空芯光纤,国内运营商也在加快相关验证。
综上,持续看好算力板块,建议关注光通信、算力设备、液冷、边缘算力承载平台、IDC等领域相关企业。
建议关注领域及企业
光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腾景科技、光库科技、光迅科技、德科立、联特科技、华工科技、源杰科技、剑桥科技、铭普光磁、东田微
算力设备: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盛科通信、菲菱科思、工业富联、沪电股份、寒武纪、海光信息
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
边缘算力承载平台: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
IDC:润泽科技、光环新网、奥飞数据、科华数据、润建股份
风险提示:警惕AI领域发展不及预期,算力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