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名新战士身穿一套刚从日军那里缴获的军装,突然嚎啕大哭,刘伯承元帅得

文史充点站 2025-09-03 10:50:45

1941年,一名新战士身穿一套刚从日军那里缴获的军装,突然嚎啕大哭,刘伯承元帅得知后,直接升他当副班长。 初春张档华躺在辽宁新宾县老乡家的炕上,胸口的伤还隐隐作痛,一年多前他所在的东北抗联队伍在黄土岗子遭遇日军突袭,一颗子弹穿透了他的胸部,差点要了他的命。 养伤期间他听到了杨靖宇司令牺牲的消息,这位东北抗联的精神支柱倒下了,让所有抗联战士都感到前路茫茫。 但张档华没有就此消沉,他记起曾有战友提到过,关内有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叫八路军,专门打日本鬼子。 老乡们劝他:“兵荒马乱的,你上哪儿找去?不如在这儿娶个媳妇安稳过日子。”张档华摇摇头,收拾了两个干馍就上路了。 当时的东北被日军控制得很严,出门必须有通行证,张档华故意把衣服弄破,扮成要饭的乞丐模样。 他白天要饭,晚上赶路,用了三个月时间才走到沈阳,路上遇到日军检查,他就装作饿得走不动路的样子,侥幸蒙混过关。 在新民县附近,张档华向一个老农打听去关内的路,顺嘴问了一句:“听说关内有八路军,是真的吗?” 这话被路过的汉奸听到了,当晚就向日军举报,第二天一早,几个日本兵就把张档华抓了起来。 审讯时一个叫冈田坂一的日本兵特别凶狠,他用皮鞭蘸着凉水抽打张档华,一边打一边问他是不是抗联的人。 张档华咬紧牙关,坚持说自己是回老家投奔亲戚的逃荒户,日军折腾了他三个月,实在问不出什么,只好把他放了。 出狱后张档华身上的伤又加重了,走路都困难,他意识到这样步行太慢,决定打工挣钱买火车票。 他在黑山县找到一家煤矿,干起了挖煤的活儿,挖十多车煤才给一块大洋,买张火车票需要六块大洋。 工友们告诉他,地下20米深的煤井工资高一些,但经常塌方,很危险,张档华想都没想就下去了,为了早点凑够路费,什么险都敢冒。 在煤井里干了半年,他终于攒够了六块大洋,1941年春天,张档华坐上了开往北平的火车。 到了北平才知道,从这里到太行山不通火车,只能步行,他身上的钱早就花光了,又得重新当乞丐。 从北平往南走,一路上张档华靠吃百家饭维持生活,有时一天只能讨到一个窝头,饿得两眼冒金星。 1941年6月,张档华走到河北邯郸时,终于支撑不住了,他在路边晕倒,被几个过路的农民发现,这些好心人轮流背着他回到村里,还请来郎中给他治病,在村民们的精心照料下,张档华慢慢恢复了体力。 听说他要找八路军打鬼子,村民们纷纷拿出家里的干粮和零钱,一个老大爷握着他的手说:“小伙子,找到队伍后好好打鬼子!” 张档华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向乡亲们深深鞠了个躬。 1941年10月,经过近两年的跋涉,张档华终于到达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当他看到飘扬的红旗时,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八路军129师的同志们听说了他的经历,都很感动,师长刘伯承专门接见了他,紧紧握着他的手说:“小伙子,你是个好同志。” 张档华穿上了缴获来的日军军装,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八路军战士,刘伯承当场任命他为副班长。 那天晚上张档华躺在部队的通铺上,回想起这两年的经历:被日军毒打、在煤井里拼命、沿路讨饭……这一切都值得了。 从东北抗联到八路军,张档华用两年时间走完了这段寻军路,他的故事后来在部队里传开,成为激励战士们的典型事例。 抗战胜利后张档华专门回到河北邯郸,找到了当年救他的那些村民,他兑现了承诺,用自己的津贴为村里修了一口井。 老大爷已经去世了,但他的儿子还记得张档华,看到这个当年的要饭汉子穿着军装回来,全村人都围了上来。 张档华说:“是乡亲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没有你们,我根本走不到太行山。”

0 阅读:20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