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一抖,抖音刷到第47条,屏幕里还是那张“地铁老人手机”脸。 我啪地关掉,点开微信,发现学长凌晨两点甩来一篇《裁员名单里没我,但我更慌了》。我蹲在马桶上,逐字读完,顺手转发给三个同样秃头的兄弟。有意思的是,这篇阅读量10万+的帖子,作者ID只有37个粉丝——全是熟人。更讽刺的是,抖音上同话题的视频,点赞200万,评论一水儿的“哈哈哈”。 说白了,算法再精,也猜不到我真正怕什么。它只会把我上周搜过的“裁员赔偿”反复翻炒,像隔夜饭回锅三次,油都黑了。结果呢?我在微信里被一句“兄弟,稳住”戳得眼眶发热,转头就把抖音卸载了。 这下好了,朋友圈成了我的新战场:有人晒加班到三点的工位,有人甩出刚写完的辞职信,还有人直接甩锅——“老板今天又说‘年轻人要感恩’”。每一条都带着体温,像深夜路边摊的炒粉,辣得真实。 抖音像一台永不停歇的爆米花机,噼里啪啦,甜得发腻;微信却像一口老砂锅,咕嘟咕嘟,炖的是我们自己的骨头。 画面里,凌晨四点的城市灯火像被谁掐灭的烟头,一截一截暗下去。 我们终究会离开那些喂我们糖衣的流水线,回到那口咕嘟咕嘟的老砂锅——因为那里炖的,才是我们真正的骨头。
这个人是谁呀?!原来跟何老头扯上了关系。何老头一直对自己的老伴儿遮遮掩掩。这张
【7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