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大吵一架后,才明白:想养废娃,只需要一天到晚挑他毛病

百合读书 2周前 (05-04) 阅读数 38 #情感

昨天,跟孩子大吵了一架,原因很简单:

计划中要写的作业,夭折了大部分。一忍再忍,忍无可忍,就爆发了。

原本在孩跟我分享计划时,我已经降低了预期,能完成一半就不赖了。

可是看着完成进度实在有点骨感,就开始蛐蛐孩子了:

你定的计划,完成的有十分之一没?还能不能有点相互信任啦!

我说得云淡风轻,可是孩子听得火冒三丈,立刻怼我:

你才完成的少呢!我明明完成了有三分之一,你没看我英语和生物都快写完了!

原本我心里就对孩子打鱼晒网式的学习就有点窝火,听他这么讲,气不打一处来,也不甘示弱怼他:

坐学习桌不到半小时,就出来玩两三个小时,你效率能有多高?你算算一张卷子要写多久,你写的那三核桃俩枣,好意思提不!

气是真气,急也是真急,无奈也是真无奈。互怼模式下,理智全无。

只剩下恨铁不成钢的无可奈何,以及对娃的吐槽:

我才不想管你,一年后你考上大学后,我真懒得管了!爱咋咋!尊重你的命运,也认命你的选择。

愤怒一旦发酵后,相互之间的信任也荡然无存。

我嫌弃他说到做不到,全靠一张嘴,把我糊弄得团团转。

孩子吐槽我不信任他,光挑剔他,也不看看他的进步,给我摆事实:

成绩说提就提上来了,虽然物理有运气的成分,但他用自己的方式补上来了;

之前会有拖延,现在已经改变很多了,限定的最后时间也能量化;

比之前勤快了,洗碗、拖地、杂活都主动去干。

说着说着,孩的眼泪也吧嗒吧嗒掉下来了,红着眼睛说:

别人不信任我,我都不在乎!我不是为别人活的,我是为自己活的,反正我问心无愧!可是你都不信任我!

在气头上的我,也没法做到对孩子的共情,只是提醒他:

计划100件事,如果99件都没完成,那就是他亲手打碎了信任关系。

这时的我,无法冷静,也无法理智,跟孩子展开了一场“非黑即白”的拉锯争吵。

我觉得失望和悲伤,他也觉得委屈和不被理解。两败俱伤。

只不过争吵过后,我气呼呼带着笑笑出门散心了,孩子在家也没有学习,持续的玩手机、刷视频。

原本还能刷一两个小时的题,结果因为我们的争吵,完全放逐了。

用孩子的话说就是:

你吵我,不断挑剔我,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学习?被吵了,还要去苦哈哈学习,这不公平!

原本不吵我,我玩一会就准备去学习了。你吵我,不信任我,挑我毛病,那我干脆就不学了,要怪就怪把我吵得没心思学习了!

复盘了一下争吵的源头:

我看到孩子说到没做到后很不满,又看他持续在刷视频,就有点着急上火,忍不住指责他学得太少,玩得太多。

这直接引起了孩子的不满,就瞬间启动了战斗模式,孩子的刺毛也点燃了我压抑的不满。

于是,就变成了针尖对麦芒的反唇相讥。

而我为什么会突然挑剔孩子呢?动机在于不知不觉提升对孩子的高要求。

因为孩子期中考试进步很大,我的期待值一下子就上升了,本能的希望孩子能再进一步。

有了高要求的投射,自然就会关注孩子日常所做的努力,以及对学习的认真程度,自然也会希望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在基础与拓展上。

本着挑剔孩子和对孩子不满,这只是表象,本质的问题,一定出在父母身上。

觉察了自己的期待值,的确是想让孩子再冲刺一下,能再接再厉,勇往直前。

意识到自己的期待值,才导致了自己紧盯孩子没做到的部分,也随机正念调整:

孩子的确有在学习,也比之前态度认真了很多;

孩子比之前略微说话算话了,有进步;

孩子在家里的确勤快了很多。

转念之后,自己的高期待放下了不少,对孩子的不满也释放了大半。

父母管孩子,是想让孩子更好,但挑剔和盯得密不透风,只会养废孩子。

有时,难免一时控制不了情绪,但解离后退,重启思维后再跟孩子和谐共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百合读书

百合读书

爱读书、爱思考、爱写作的百合,读完10000本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