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北大教授发文说:“如果我死了,我会这样嘱咐自己的孩子,不发讣告,不办丧礼,不

三多士说说 2025-08-27 18:16:57

一位北大教授发文说:“如果我死了,我会这样嘱咐自己的孩子,不发讣告,不办丧礼,不接待亲朋好友和社会人士,不存放遗体,不设灵堂,不穿丧服,不戴黑纱。直接打电话给殡仪馆拉走,火化了也别买骨灰盒,用一个黑色塑料袋装起来,埋在野地的某一棵树下,就可以了。当你死了,一切都结束了,所有的仪式以及繁文缛节,都是给别人找麻烦。” 到了这个年纪,谁没参加过几场葬礼?看着那些披麻戴孝、哭天抢地的场面,心里早就在想:等我走了,可别折腾这些。 教授的话不是冷漠,而是通透。人活一辈子,最后那点体面,到底是给谁看的?《论语》里说“未知生,焉知死”,可现代人更该想想:活着都没活明白,死了还讲究什么排场?那些繁复的仪式,烧纸钱、摆花圈、宴宾客,不过是活人的自我安慰,甚至成了攀比的舞台。 中年人最懂这种疲惫。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夹在中间,早就看透了人情冷暖。与其死后让人劳心劳力,不如生前把该说的话说了,该做的事做了。就像那棵野地里的树,安静生长,默默归根,才是真正的圆满。 说到底,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存在。与其纠结身后事,不如珍惜眼前人。教授的洒脱,不是对生命的轻视,而是对生活最大的尊重——活着时认真活,走了就干净利落地走。这大概就是中年人最向往的体面:不麻烦别人,也不辜负自己。

0 阅读:39
三多士说说

三多士说说

喜欢老物件的可以一起交流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