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特尼克,就是为了羞辱中国人! 前不久,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电视访谈节目中公开声称:“美国卖给中国的H20芯片,绝不是一流的,也不二流的,甚至还不是三流的,而是四流的。”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电视访谈中公然宣称“卖给中国的H20芯片是四流产品”,并以轻蔑口吻断言“中国人永远买不到美国一流芯片。” 这番言论看似是技术评价,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政治羞辱,当芯片被刻意划分为“三六九等”,科技霸权便沦为精神打压的刑具。 卢特尼克的发言迅速引发连锁反应。中国监管部门以罕见效率作出回应,网信办、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行动。 对英伟达特供中国的H20芯片启动安全审查,并向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企业发出非正式“窗口指导”,要求暂停新订单。 这一反制直击美国软肋——以美方最常操弄的“安全风险”为由,质疑H20芯片可能存在“远程关闭”和“位置追踪”等后门程序,不仅动摇了其市场信誉,更让中国企业获得拒绝采购的正当理由。 讽刺的是,H20芯片本就是美国对华技术限制的产物。在美国政府禁止英伟达销售高端GPU后,该公司被迫为中国定制这款性能阉割版芯片。 算力仅为旗舰产品H100的7.5%,核心数量减少41%,无法支撑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这种设计暴露了美国的矛盾心态。 既想遏制中国技术跃升,又舍不得放弃中国市场利润。更荒诞的是,美国政府还要求英伟达和AMD将在中国AI芯片销售收入的15%上缴财政部,相当于对中国市场准入权征收“霸权税”。 美国的算计很快遭遇现实反弹。英伟达因中方反制单日市值蒸发300亿美元,被迫要求三星等供应商暂停H20生产计划,量身定制的芯片转眼面临滞销风险。 而中国科技企业加速转向国产替代方案:华为昇腾910B芯片推理性能达英伟达A100的80%,寒武纪思元590在特定场景实现对标,三大电信运营商新采购订单中本土芯片占比已超50%。 市场数据显示,中国AI芯片国产化率从去年15%飙升至40%,美国封锁反而催生了自己最忌惮的竞争对手。 技术自主的核心不仅是硬件突破,更是生态重构。尽管英伟达CUDA平台仍是行业主流,华为推出的CANN软件栈已逐步适配Transformer等主流架构。 百度、阿里等企业同步推进自研芯片,形成“硬件+软件”协同突围。制造环节亦迎头赶上,中芯国际7纳米工艺量产、浙江大学0.6纳米光刻技术突破。 虽与国际顶尖仍有差距,但技术代际正快速缩窄。这印证了历史规律:当年欧洲封锁伽利略技术催生中国北斗系统,今日芯片围堵同样激发逆向突破。 中国应对封锁的策略始终清晰:以自主创新化解压制,以开放合作对冲脱钩。从龙芯3C6000处理器实现全自主架构,到鸿蒙系统摆脱对Windows/Linux依赖; 从镓、锗等关键材料出口管制反制,到与东盟共建半导体产业链,中国正构建独立于美系技术体系的第三条道路。 正如比尔·盖茨曾警示的,技术封锁只会迫使中国“全速发展”,而卢特尼克的傲慢言论恰似一针催化剂,让世界看清科技霸权终将被自主创新碾碎。 芯片博弈的本质是发展权之争,当美国沉迷于划分芯片等级彰显优越感时,中国已用真金白银砸出一条自主赛道。 这条路或许仍有挑战,但方向无可逆转——毕竟历史从不奖励乞求施舍者,只铭记自立破局人。 参考资料:芯片对华出口,美国议员想插一脚:特朗普同意也不行 2025-08-23 15:25·观察者网
卢特尼克,就是为了羞辱中国人! 前不久,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电视访谈节目中
观今言史啊
2025-08-26 12:25:41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