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因会议机密被泄露,蒋介石大怒,让秘书长吴铁城彻查此事,沈安娜知道后,主动去找吴铁城,说:“我有一个线索!” 沈安娜出生在1915年的江苏泰兴,那地方书香门第多,她家也不例外。从小跟着父亲学文化,七岁就能背诗写字。家里想让她裹脚,她直接砸了鞋子,不肯从俗。1932年,她和姐姐沈珉不想听家里安排婚姻,就偷偷跑去上海。姐姐找了银行工作,她边打工边学速记,进了炳勋学校,每天练到手指酸痛,每分钟能记200字。1934年,通过王学文接触情报圈子,学了密码和传递技巧。那时候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招速记员,她本来不感兴趣,觉得伺候官僚没意思,但组织上让她去,她就考上了。从1935年起,在杭州办公厅干活,记录各种会议,表面低调,实际开始潜伏。 抗日战争爆发后,沈安娜随国民党政府迁到武汉,再到重庆。1938年,朱家骅推荐她进国民党中执委秘书处,成了高层会议的速记员。这职位不高,但接触机密多。她嫁给华明之,两人都是情报线上的,配合默契。华明之帮她整理记录,伪装成普通文件传出去。夫妻俩生活简单,上班回家,不搞社交。1940年后,在重庆工作,她记录国民党各种会议,包括五届五中全会。那次是她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蒋介石,但她就专注记事,不露痕迹。战争期间,她提供的国民党内部情报,帮助中共了解敌方动向,避免了不少损失。 1946年3月,国民党在南京开六届二中全会,讨论战后政策和对付中共的计划。沈安娜作为速记员,轮流记录部分内容。全会结束后不久,报纸上就登出会议细节,包括蒋介石的具体讲话。这让蒋介石恼火,因为这些是机密,直接影响他的行动。他命令吴铁城调查泄密者。吴铁城查了参会军官,但没动沈安娜,她有朱家骅背景,生活又单纯。沈安娜和华明之商量后,决定主动出击。她去找吴铁城,提供记者偷看的线索,描述模糊长相。吴铁城转而查中央通讯社记者,那人常出入会场,但没证据,加上有后台,案子就搁置了。沈安娜由此脱身,继续工作。 全会泄密事件后,国民党内部加强保密,但沈安娜的角色没变。她继续记录会议,情报源源不断传出。1946年下半年,国民党军力调动情报通过她送到中共手里,帮助调整策略。蒋介石不知身边有眼线,屡次行动受挫。沈安娜的速记技能让她接触到文件废弃部分,那里面藏着不少绝密东西。她和华明之用暗语整理,确保安全传递。国民党开小型党团会,她是指定速记员,晚上整理文件,一份上报,一份传出。这年,政协会议期间,她记录国民党委员的秘密讨论,直接影响谈判进程。泄密多次,蒋介石开始防范,在关键处挥手停记,但沈安娜已记下要点。 1947年,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沈安娜记录军事会议,包括淮海战役前期部署。这些情报让中共提前准备,战场上占优势。她在总统选举会议上记录投票过程,暴露国民党分裂。蒋介石信任她的专业,从不怀疑。潜伏中,她几次险些暴露,但靠机智化解。国民党查内鬼时,她总能转移注意。情报工作让中共掌握国民党高层动态,避免被动。沈安娜的贡献不只是泄密,还包括长期稳定潜伏,提供了连续情报链条。1948年,国民党临时全会,她记录选举闹剧,蒋介石在讲党政军问题时突然停顿,但她已捕捉本质。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局显现。沈安娜继续在秘书处干活,记录败退计划。1949年春,南京快解放,她和华明之烧毁资料,安全撤离。先去广州,再转香港,抵达解放区。结束14年潜伏,她没被抓获,全身而退。建国后,在情报部门任职,整理档案,培训新人。1950年代,住北京,参与情报分析。晚年退休,生活平静。2010年6月,她95岁去世。
1946年,因会议机密被泄露,蒋介石大怒,让秘书长吴铁城彻查此事,沈安娜知道后,
混沌于浮云
2025-08-24 00:42:21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