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军军长高吉人重伤被俘,住院时,他遇到了部下,悄悄对他说:“粪坑水位

平原隐者吖 2025-08-13 10:43:16

1949年,国军军长高吉人重伤被俘,住院时,他遇到了部下,悄悄对他说:“粪坑水位每三月下降一次,咱们钻粪坑逃跑,如何?”

那年1月,淮海战役接近尾声,国民党第五军军长高吉人在陈官庄突围时身中数弹,被解放军俘虏后送往山东益都解放军医院救治。

黄埔四期出身、参加过昆仑关战役的他,此刻躺在病床上盘算着如何逃回南京,他注意到病房外站岗的哨兵里,有个面孔格外熟悉,那竟是他曾经的勤务兵刘昌义。

高吉人强压住内心的波动,等医护人员离开后,用被单遮掩着与刘昌义搭话,趁着换药间隙,高吉人压低声音说:"粪坑水位每三月下降一次,咱们钻粪坑逃跑,如何?"

刘昌义闻言脸色煞白,他清楚医院围墙外的粪坑直通护城河,但更明白如今战场形势早已天翻地覆。

当时华东野战军对国民党高级战俘实行人道主义救治政策,高吉人所在的益都医院前身是教会医院,医疗条件在解放区属顶尖水平。

主治医生后来回忆,高吉人腹部贯通伤虽严重,但未伤及要害,经过三次手术已脱离危险。

医院特意安排国民党被俘医护人员参与照护,正是这种相对宽松的环境,让高吉人动了逃跑的心思。

第五军作为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官兵大多接受过特种训练,1947年该军参谋处长周藩就曾带12人从战俘营成功逃脱。

高吉人作为邱清泉的心腹爱将,深谙"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兵法要诀,但时局已非两年前,长江防线摇摇欲坠,南京城内人心惶惶,即便逃回去也难挽狂澜。

刘昌义最终没有响应老长官的提议,他悄悄将情况汇报给上级,组织上并未声张,只是加强了对高吉人的看护。

三个月后粪坑水位确实如常下降,但病房窗口已加装铁栅,巡逻哨也增加至双岗。

历史档案显示,高吉人在伤愈后被送往潍坊解放军官训练团学习,曾指挥机械化兵团横扫缅北的他,在战犯管理所里逐渐认清大势。

1953年特赦后定居南京,晚年常对来访者感慨:"当年若真钻了粪坑,不过是条臭烘烘的丧家犬。"

他的回忆录里详细记载了淮海战役细节,却对"粪坑计划"只字未提,倒是刘昌义在八十年代接受采访时,向党史研究者透露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历史洪流中,个人的挣扎往往显得渺小又可笑,就像高吉人自己后来形容的,"粪坑水位有定期,天下大势无逆流"。

0 阅读:120

猜你喜欢

平原隐者吖

平原隐者吖

人,在不在江湖,都会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