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了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他,经历令人唏嘘!】

妙人儿 4天前 阅读数 3 #推荐

(原创)

1964年2月9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草原的达茂旗新宝力格公社日光大队,11岁的龙梅和9岁的玉荣,在替父亲放羊时突遭暴风雪。零下37摄氏度的酷寒中,羊群受惊狂奔,姐妹俩在风雪里紧紧跟随,奔跑了一天一夜,跋涉三十多公里。次日清晨,妹妹玉荣靴子跑丢,体力不支倒在冰雪中,姐姐龙梅仍咬牙坚持。

当龙梅精疲力竭之时,羊群在铁路旁低洼处停下。幸运的是,扳道房里的蒙古中年男子哈斯朝鲁发现了羊群,他迅速带着9岁的儿子那仁满都拉出门。哈斯朝鲁一眼看到羊群中的龙梅,从小女孩断断续续的话语中得知她妹妹还在山上。他赶忙把龙梅安置在扳道房,让儿子照顾,自己跑去矿区打电话求救。几小时后,人们在雪地中找到了冻僵的玉荣,姐妹俩和羊群成功脱险。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后续宣传报道中,救人者竟变成了扳道工王福臣。原来,哈斯朝鲁是被下放劳改的“右派”,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右派属于“五坏”,是专政对象,报道无法将其作为救人英雄。而王福臣是工人兼共产党员,符合成为英雄的条件,就这样被移花接木推上了英雄的位置。

更让人痛心的是,哈斯朝鲁不仅被冒名顶替,还在后续的文艺作品中被塑造成破坏集体财产的坏分子。在那个文艺创作强调阶级斗争的时期,有英雄就必须有敌人。于是,哈斯朝鲁成了“偷羊贼”“破坏分子”,甚至被描绘成企图杀害小姐妹的凶手。比如中国舞剧院的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就把他刻画成拿长刀砍断羊圈绳子、放跑羊群的牧主白音老头。龙梅和玉荣在上级的教育启发下,也不得不改口称哈斯朝鲁偷羊、放跑羊。

哈斯朝鲁因这些莫须有的罪名,遭受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冤屈。他不断上访申诉,材料堆积如山,却只换来更多罪过。文革期间,他被关进监狱,劳改六年,释放后一家八口成了没有户口和口粮的黑户。

直到2006年,电视台记者与那仁满都拉回到草原采访。王福臣老人回忆往事,承认是哈斯朝鲁第一个发现并救了龙梅,也是哈斯朝鲁去通知救人。他表示当时是上级要求按宣传口径行事,不许说出真相。

1979年,此事惊动胡耀邦,批示“彻底甄别处理”。1985年,内蒙古党委作出结论,为哈斯朝鲁拨乱反正,还他公正。从被冒名顶替到蒙冤受屈,哈斯朝鲁的遭遇令人感慨,好在真相最终大白,正义虽迟但到 ,这段尘封的历史也时刻提醒着人们尊重事实、珍视正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妙人儿

妙人儿

知识分享,文化传播,生活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