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刚相互暂停关税,中方接到一个重量级越洋电话,让白宫气氛骤然紧张 8 月 12 日,中美同时宣布暂停 24% 关税 90 天的消息刚落地,北京就接到一通越洋电话。巴西总统卢拉在电话里直言,"各国必须团结起来",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这通电话让华盛顿瞬间绷紧神经,当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暂时休战时,第三国的主动结盟正在改写博弈规则。 这场关税 "休战" 本身就充满戏剧性,特朗普直到 8 月 11 日才极不情愿地签署延期令,把对华关税暂停措施再延长 90 天。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西恩・斯坦坦言,这是 "至关重要" 的缓冲期,美国企业急需稳定环境规划长远。 但中方的回应同样务实: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当天同步宣布,暂停对美 24% 加征关税,只保留 10%。孙太一早就点破,特朗普受国内政治掣肘,根本无法大规模降关税,顶多在芬太尼等议题上松口 20%,延长休战是双方唯一选择。 然而卢拉的电话打破了表面平静,这位巴西领导人在通话中明确表示,要在金砖机制下与中国加强协调,共同应对美国的贸易霸凌。 中方回应也不含糊,直接表态支持巴西捍卫主权,并承诺在金砖框架下号召全球南方国家联手反制。要知道,巴西刚办完美洲杯领导人会晤,正处于区域影响力上升期,此时拉上中国无疑是给美国的关税大棒来了记 "釜底抽薪"。 更让白宫坐立不安的是,卢拉并非孤军奋战。8 月 7 日,印度总理莫迪与卢拉的通话中,两国领导人同样讨论了美国单边关税问题。 印度已因进口俄罗斯石油被美国加征 25% 关税,总体税率升至 50%,与巴西同处全球最高关税国家之列。 莫迪甚至暗示可能调整外交政策,包括七年首次访华,这对长期依赖印度制衡中国的美国来说,不啻于一记闷棍。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质是 "帝国特惠制",通过高关税迫使贸易伙伴妥协。日本、韩国已分别承诺投资 2000 亿和 1500 亿美元换取 15% 关税优惠,欧盟则被要求五年内投资 6000 亿美元并采购 7500 亿美元能源产品。 但这种 "关税换资源" 的策略正在反噬美国自身:耶鲁大学数据显示,美国实际税率已升至 18%,接近大萧条水平,每月 300 亿美元关税收入大部分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更严重的是,高关税正在扭曲全球供应链。欧洲药企为避税将研发中心迁美,半导体企业加速在墨西哥建厂,这种 "近岸外包" 虽短期缓解压力,却可能削弱美国长期竞争力。 正如港媒所言,中美博弈正超越零和赛局,发展出 "竞合" 关系,但美国的遏制战略并未改变。旅美学者赵全胜指出,未来中美博弈将呈现四个 "不会停止":中国实力增长、全球权力转移、美国打压遏制、中国现代化意志都不会停止。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关税休战带来的实惠有限。虽然圣诞季电子产品、服装等商品关税暂时降低,但美国对稀土、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限制并未松动。 中方在声明中明确保留反制措施,而美方仍以国家安全为由维持科技封锁。路透社分析认为,双方在钢铝、汽车、药品等行业的关税谈判将是下一阶段焦点,美国可能要求中方加大投资和采购,而中国则会坚持取消不合理限制。 这场博弈的结局或许将在 11 月初见分晓。若欧盟在 90 天内兑现投资承诺,35% 关税可能不了了之;但若全球南方国家持续抱团,等待美国的将是比 2018 年更严峻的贸易战。 对中国来说,卢拉的电话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团结更多国家打破单边主义,将考验决策者的智慧。而对普通民众,无论是德国汽车涨价还是美国物价攀升,最终买单的都是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印度发言人:中美携手收割世界,印度不能视而不见!8月17日,印度外交部发言人
【187评论】【8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