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徐德智是个人才,联合国为日本广岛核爆致词,结果中国记者徐德智提出“夺命连环问”:谁炸了日本?为什么炸日本?秘书长一脸尴尬,根本说不出话!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联合国的新闻发布会上,通常都是一片和谐的外交辞令,大家你来我往地交换着礼貌而模糊的表态。 但央视记者徐德智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种平静,当联合国副秘书长刚刚结束关于广岛核爆纪念的致辞,准备接受例行提问时,徐德智举起了话筒。 他的第一个问题简单得让人意外:"是谁炸的日本?"整个会场瞬间安静下来,副秘书长明显愣了几秒钟,脸上的表情从自信变得有些僵硬。 经过短暂的思考,他才勉强说出"美国"这两个字,声音比刚才的致辞要小了许多。 如果说第一个问题只是让气氛变得微妙,那么徐德智的第二个问题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炸弹:"为什么要炸日本?" 这下副秘书长彻底卡住了,他的嘴唇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出来,会场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其他记者也感受到了这种紧张的氛围。 面对这个直击要害的问题,副秘书长开始了外交场合惯用的"闪转腾挪",他首先搬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当时联合国还没有成立," 这个回应听起来像是在说"这事跟我们没关系",但明眼人都能听出其中的回避意味。 接着,他又强调"我们今天讲话的重点是核武器问题,要确保核武器再也不会被使用",试图把话题从历史原因转向未来展望。 当徐德智准备继续追问时,副秘书长甚至伸手制止了他,这个肢体动作比任何语言都更能说明问题。 一个在国际舞台上经验丰富的外交官,被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逼到了这种程度,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这场问答的背后,实际上是一场关于历史真相与政治正确的深层博弈,广岛长崎遭受核打击是历史事实,但为什么这个事实的前因后果却成了"敏感话题"? 答案很简单,因为一旦深入讨论原因,就必然要涉及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侵略行为,涉及珍珠港事件,涉及南京大屠杀,涉及731部队的罪行。 徐德智的提问技巧值得所有新闻从业者学习,他没有使用任何激烈的措辞,没有进行道德审判。 只是用三个最基本的问题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谁做的?为什么做?不记住教训会怎样?这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提问方式,恰恰具有最强的穿透力。 在国际舞台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显而易见的历史事实被包装成"复杂的国际关系问题",一些本该被谴责的行为被淡化成"历史遗留问题"。 而记者的职责,就是要撕破这些华丽的包装纸,让真相重新暴露在阳光下。 徐德智的三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每一个都击中了要害,第一个问题打破了回避,第二个问题指向了根源,而他后续关于"不记住历史注定重蹈覆辙"的追问,更是将这种逻辑推向了高潮。 这不仅仅是在质疑一次核爆纪念活动的表述方式,更是在质疑整个国际社会对待历史真相的态度。 当联合国副秘书长在台上谈论核武器的可怕和和平的珍贵时,他的表述本身没有问题。 但是当他刻意回避核武器使用的历史背景,刻意不提及战争的起因和责任归属时,这种表述就变成了对历史的歪曲,和平确实珍贵,但建立在遗忘和回避基础上的和平,只能是虚假的和平。 这场新闻发布会最终以副秘书长的沉默和制止手势结束,但徐德智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他用三个问题证明了一个道理:真相不应该成为外交辞令的牺牲品,历史不应该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而被篡改。 当我们纪念广岛长崎的死难者时,我们同样应该铭记造成这场悲剧的根本原因,只有这样,和平才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历史的教训才能真正发挥警示作用。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中国记者连环发问,把联合国秘书长问到结巴、语塞、脸都绷不住。你纪念广岛,却不敢说
【8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