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聊车 市场监管总局和工信部给出的征求意见稿,算是给带辅助驾驶的新能源车划了一堆 “安全红线”。
核心就是:辅助驾驶≠自动驾驶!企业必须在车机、App 和说明书上大大地提醒,不要把 “辅助” 当 “自动” 用~
比如开车时你脱手、走神睡觉,车得立刻语音喊你、方向盘震你,甚至限速、靠边停车,而且这功能还不能手动关掉。
而关于 OTA 远程升级:以后车企不能随便给车推软件更新了!升级前必须备案,没测试好的版本不准发,更不能靠升级隐瞒车的问题。频繁乱升级的企业,还会被重点抽查~
宣传方面:车企不准瞎吹 “自动驾驶”“超能力”,功能命名也不能误导,比如叫个啥 “自动 XX” 但实际没这本事。也不准夸大性能让车开太快,虚假宣传会被严查,甚至召回整改!
另外,事故要老实报:开辅助驾驶时出了安全事故,车企必须及时报告,瞒报漏报会被公开通报。
从内容看,新规明确区分 “辅助驾驶” 与 “自动驾驶”,要求车企在车机、说明书等显著位置标注安全提示,避免用户误解;强制配备驾驶员监测功能,脱手、分心时自动警示甚至干预,且功能不得关闭,这是从技术层面筑牢安全防线。
OTA 升级管理更严,未经备案不得推送、禁止用升级隐瞒缺陷,频繁升级企业还会被重点抽查,这能减少 “带病升级” 风险。同时,针对夸大宣传、功能命名误导等问题强化监管,倒逼企业如实告知消费者系统能力,避免过度营销埋下隐患。
客观来说,这些规定既没否定智能驾驶的发展价值,又通过明确责任、强化监管,把 “安全” 放在了技术迭代的优先位置,既能保护消费者权益,也能引导行业更规范地推进技术落地。
你觉得新规中哪项要求对提升驾驶安全最关键?对车企的宣传和技术规范,还有哪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