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应该是莫迪最黑暗的一天! 新德里的空气里恐怕都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苦涩,莫迪总理的办公桌上,两份来自大洋彼岸的重磅消息,足以让任何战略家眉头紧锁,这简直是给印度的地缘政治雄心,泼下了一盆彻骨的冰水。 第一盆冷水:中美关税大战,按下90天暂停键。 就在前段时间,特朗普政府与中国代表经过数轮紧张交锋,戏剧性地宣布:双方同意将贸易战火暂熄90天!国际金融市场应声上扬,全球供应链从业者长舒一口气。 可这消息在印度决策圈听来,恐怕像一记闷棍。 过去几年,印度一直试图在中美博弈的夹缝中左右逢源,甚至期待承接更多从中国转移出来的产业。 然而,中美突然的“战术性休战”,瞬间压缩了印度的操作空间。 新德里精心设计的“替代中国”剧本,刚翻开几页就遭遇了重大剧情转折。 第二盆冷水,更冷更刺骨,美国的“反恐刀锋”,精准砍向了印度的“友军”。 几乎就在中美休战消息热度未消之际,美国国务院以极其罕见的效率发布正式公告,将活跃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分离主义组织“俾路支”及其下属武装分支“马吉德旅”,正式定性为“特定全球恐怖组织”! 公告措辞严厉,直指其策划实施了多起针对平民与基础设施的致命袭击,对地区乃至国际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华盛顿这刀落下的地方,恰恰是印度地缘棋盘上一个极其敏感的位置,俾路支问题,是南亚复杂棋局里一颗印度紧握多年的“暗子”。 多年来,印度官方虽未明言,但其情报机构与俾路支部分武装派别的“接触”,在战略分析界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在回忆录中就曾隐晦地承认,利用巴基斯坦国内民族矛盾牵制其主要对手,“是现实政治的必要考量”。 印巴之间在俾路支问题上的互相指责,更是联合国安理会辩论的常客,印度支持俾路支独立运动,核心目的就是给巴基斯坦制造内部麻烦,分散其精力,削弱这个宿敌的力量,这是新德里对抗伊斯兰堡的一张关键“地缘牌”。 美国这一纸恐怖组织认定,等于直接没收了印度这张牌! 华盛顿的公告犹如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印美关系中一个长期被刻意模糊的灰色地带,美国此举,等同于向全世界宣告:无论谁在背后支持,俾路支武装的暴力行径就是恐怖主义! 这把悬在俾路支组织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锋芒也必然波及那些被怀疑的幕后支持者,印度对俾路支的所谓“道义支持”或“秘密接触”,瞬间被置于极其尴尬、甚至危险的境地。 “这简直是双重打击,精准打击了印度近期外交的核心诉求。” 布鲁金斯学会南亚问题专家分析道,“东线,中美贸易休战压缩了印度的经济机遇窗口,西线,美国对俾路支的恐怖定性,直接打击了印度在巴基斯坦方向施加战略压力的关键杠杆。 莫迪政府此刻感受到的战略寒意,是真实且强烈的。” 更让新德里如坐针毡的是,特朗普政府此次出手的“快、准、狠”。 在中美贸易休战大局初定的敏感时刻,迅速推出这一决定,时机拿捏得相当微妙,这清晰传递了一个信号:在反恐这个美国核心国家安全议题上,华盛顿有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不会因任何其他外交交易而妥协。 即使是对待印度这样被美国拉拢的“印太伙伴”,触及反恐红线,美国也绝不手软。 印度是美国“印太战略”构想中遏制中国的重要一环,但美国此番行动,显然将自身在中亚、南亚的反恐利益置于优先地位,并未因顾及印度感受而犹豫。 这无疑让印度对所谓“美印战略一致性”产生疑虑。 莫迪政府长期标榜“战略自主”,试图在美、俄、欧、中各方间平衡牟利,然而,中美突然的接近和美国在俾路支问题上的雷霆手段,无情地展示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脆弱性。 印度的回旋余地,正被急剧压缩。 失去俾路支这张“牌”,印度在克什米尔等问题上对巴基斯坦施压的手段被大幅削弱,美国此举在客观上也给了巴基斯坦在国际反恐议题上加分的机会,巴方已迅速对美方决定表示“欢迎”。 “大国博弈场中,小国手中的牌往往猝不及防就被盖上‘作废’的印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印度外交官无奈地表示。 莫迪政府现在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消化中美贸易休战带来的经济策略调整,更要紧急重新评估其整个西部(对巴)战略的安全系数和可行性。 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华盛顿这次在俾路支问题上的出手,再次印证了一个冰冷的地缘政治现实:在国际棋局里,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当美国的反恐核心利益与印度的地区战略目标迎头相撞时,华盛顿的选择毫不犹豫,“友军”?对不起,先交保护费,再谈交情! 莫迪的“至暗时刻”,恰恰是国际政治残酷性的集中体现。 新德里此刻最需要的,或许不是愤怒或沮丧,而是冷静地认识到:在大国角力的风暴眼中,依靠别国“暗牌”终非长久之计。 当华盛顿的“反恐大棒”落下,印度精心布局多年的战略棋子被瞬间清盘,这盆冷水,能否浇醒一个真正自力更生的大国雄心?
普京变了,特朗普变了,莫迪终于想通,美媒:中印马上公布好消息。当真是计划赶不上变
【16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