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可能要又要睡不着了,200公里摧毁阵风战机的霹雳15已落后,能内置弹舱的霹雳16要来了,歼20可挂载6枚。 消息传到国外,国外的军事圈子一下就沉默了。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实现了200公里外精准击落高机动战斗机,更关键的是,这套以歼-20为平台的空战武器体系,正以完全出乎他们意料的速度推陈出新,让他们长期引以为傲的空中优势地位变得岌岌可危。 其实,传统超视距空战有一套固定打法。过去战斗机想要打下远距离目标挺难的。导弹刚发射时,其实还得靠飞机后方的数据链不停地把目标最新情况传过来,这样导弹在飞行途中才不至于迷路。 等距离拉近一些,导弹才启用自己的小雷达去锁定目标。现实问题就是,导弹飞得越远,剩的劲就越少。如果这个时候目标一侧身规避,很多导弹根本追不上。 全球公认,一百公里以外稳定打中高机动战斗机,技术门槛非常高。可是霹雳-15就直接把有效射程扩到了两百公里,打破了西方话语下的技术天花板。 而且霹雳-15刚刚被各国研究透,我们的霹雳-16又有了新突破。最令人吃惊的不是射程增加到了二百六十公里,而是它居然做到了既小巧又有大威力,完全能装进歼-20的内置弹舱,而且一次能装六枚。 对于隐身战斗机来说,这就太重要了。如果导弹外挂在翼下,隐身效果就大打折扣,等于把自己暴露给对方雷达。 所以,如何把远程导弹做到又小又强,让它既能打得远又不影响飞机的隐身性能,这在全球都是个巨大挑战。而我们正是解决了这个难题。 要能做到这点,背后靠的是我们自己对燃料和动力系统的大幅创新。我们用上了能量密度更高的固体燃料,发动机技术也更先进,比如用上了“双脉冲”技术,让导弹关键时刻再加一把火冲刺,拐弯追击目标更有余力。 再加上导弹里各种电子零部件都做得更小,所以既省了空间又不减射程,保证了六枚霹雳-16同时塞进歼-20弹舱不是问题。 这些超远程导弹的意义,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飞机对飞机的“单挑”了。它们真正要对付的是运转全局的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等支援平台。 直接威胁到对方空战体系的“神经中枢”和“后勤命脉”。一旦这些支援机型被摧毁,敌方空中力量就瘫痪,防空网漏洞百出。 不仅如此,霹雳-17的出现让局面更加明朗。这种射程能到四百公里的导弹,让任何大型飞机在战场附近都毫无安全感。这时我们的空域就等于划出了一条巨大的“禁飞带”,敌人只要进来都有被精准打击的风险。 所以,从霹雳-15到霹雳-16,再到霹雳-17,我们看到的不是单一某个导弹参数的大跃进,而是中国整体航空武器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体现。 种持续创新和攻关能力,才是中国空军越走越强的最核心动力。
霹雳-15导弹大升级!中国空军这波操作让美国直呼“玩不起”!中国工程院院士、
【8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