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罗树甲将军64岁。他拖着在1941年宜昌反攻战中负伤的病体,回到老家湖南耒阳乡下休养。那场战役打得异常惨烈,他麾下部队伤亡殆尽,自己也是重伤险死,才被抬回老家。 谁都盼着这位老将能安心养伤,可1944年夏天,日军发动长衡会战,耒阳陷落。鬼子拿着通缉名单四处搜捕抗日将领,罗树甲的名字赫然列在最前面。 起初,闯进村子的日兵没认出这位躺在病榻上的老人是谁,只当是个寻常乡绅,草草捆了关进淝永乡谢家村的临时牢房。 可恨的是,随行的汉奸认出了他,立刻向日军头目告密:“这可是国军的罗副军长!” 鬼子头子马上换了副面孔,松绑、摆酒席,许诺高官厚禄,试图诱降。罗树甲眼皮都没抬一下,桌上的酒菜纹丝未动。 劝降不成,凶相毕露。刑讯室里,烙铁、皮鞭轮番上阵,64岁的老人被折磨得遍体鳞伤,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血沫。无论鬼子怎么拷问,他牙关紧咬,只有一句话:“打了一辈子仗,字典里没有‘投降’!” 敌人恼羞成怒,用尽酷刑。 他们剁下他的脚趾,他沉默以对;他们砍断他的双脚,他依然不吭一声;最后,他们竟用刺刀穿透他的手掌,将他钉在土墙上,身体的剧痛没能摧毁他的意志。 面对这非人的折磨,罗树甲早已抱定必死之心。他清楚落在豺狼手里没有活路,死也要死得有尊严。他冷冷地对鬼子说:“拿纸笔来,我写。” 敌人以为他终于屈服,连忙备好笔墨。 他却口述了一剂药方,声称:“按方抓药,让我缓口气,就告诉你们秘密。” 谁能想到?那根本是一剂剧毒的方子!药汤灌下,罗树甲整了整染血的衣衫,面朝北方挺直了脊梁。 当日军发现不对时,将军已经以身殉国。更令人震撼的是,他的身体虽被钉在墙上,却始终未曾倒下,如同他坚不可摧的气节。 耒阳的乡亲父老永远铭记着他。日本投降后的第二年,为他送葬的队伍从杜甫公园一直排到马坡岭,十里长街尽是缟素,哭声盖过了耒河的流水声。 这位出身贫寒的将军,一生心系桑梓。早年他倾尽积蓄创办广湘中学,为国家培养人才;抗战最艰难时,又变卖田产创立衡平小学,让穷苦孩子有书可读。即使临终前,他念念不忘的,仍是家乡孩子们的读书声。 有人或许不解:64岁的老人了,假意投降保命不行吗?罗树甲将军用生命给出了答案。他最后喝下的那碗毒药,是他对侵略者最决绝的宣战,中国人的脊梁,宁折不弯! 他被钉在墙上却屹立不倒的身躯,早已超越了肉体的存在,化作一柄刺向日寇心脏的精神利刃,也铸就了一座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永恒丰碑。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信源参考:《湖南省志·人物志》《人民日报》
那一年,罗树甲将军64岁。他拖着在1941年宜昌反攻战中负伤的病体,回到老家湖南
帝王心术
2025-08-13 01:33:53
0
阅读:45